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
珈偉新能(300317.SZ)市值不過40億元,上市以來凈利累計虧損超23億元。仍擋不住地方國資斥資超11億元穩固其實控人地位的決心。
9月15日,珈偉新能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11.33億元申請獲證監會同意注冊批復。此次發行價格為4.58元/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當前珈偉新能控股股東是阜陽泉賦 ,其背后實控人系阜陽市潁泉區國資委,此次向控股股東定向募資的一大目的是鞏固其控股權。
兩年前,珈偉新能實控人還是自然人。公司原實控人系丁孔賢,丁蓓,李靂三人,2021年末三人通過灝軒投資、奇盛控股、騰名公司等方式合計持有珈偉新能27.55%的股份。三人持股比例僅剛超第一大股東——振發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振發能源)不到5%,后者當時持有珈偉新能22.93%的股份。



2022年1月,阜陽泉賦通過替原實控人償還了2.18億元的借款,獲得珈偉新能6.42%的股份。阜陽泉賦通過受托丁孔賢、灝軒投資、騰名公司表決權方式取得12.26%表決權,合計控制珈偉新能18.67%表決權。
但是這12.26%的表決權隨時有失去的風險。
其一,丁孔賢旗下的灝軒投資破產申請已被受理,灝軒投資持有珈偉新能6%的股份存在被處置的可能性,同時,丁孔賢所持有公司60萬股已被凍結,被處置風險較高。
其二,若喪失12.6%的股份表決權支持,控股股東阜陽泉賦持有的股份比例將低于第一大股東振發能源,有可能喪失實控人地位。
- 截至2023年7月31日,振發能源所持上市公司14.18%的股份,已被全部被凍結,且其承諾放棄表決權的期限為2023年4月11日至本次發行完成或2023年12月31日孰早期間,若2023年12月31日前,本次發行未能完成,雙方未能就振發能源繼續放棄表決權達成一致意見或極端情況下,本次發行完成前,振發能源所持公司全部股份被單一股東受讓,則可能導致阜陽泉賦所持公司表決權低于對應股東,以上情形出現將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不穩。
通過此次定向發行,阜陽泉賦持有的股份將由6.42%升至23.04%。

加上之前替原實控人還債,這也意味著阜陽市潁泉區為穩居珈偉新能實控人地位,耗費的代價是13.51億元。只是這高昂的代價是否劃算?
珈偉新能于2012年5月登陸資本市場,公司主營業務為光伏照明業務、光伏電站 EPC 業務及運維。自上市以來,公司合計融資高達38.90億元,但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凈資產僅為18.42億元。
- 通過IPO募資3.85億元。
- 2015年9月珈偉新能實施定增,發行股份募資16億元、則用于支付江蘇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股票對價部分。
- 2016年6月發行股份收購上海儲陽光伏電力有限公司100%股權,其股份支付價格為11.05億元。
- 2016年7月,珈偉新能定增8億元,用于撫州珈偉30兆瓦地面光伏電站項目、成武太普4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建設,以及增資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華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次融資,凈資產還低于總募資額,高懸的商譽成為吞噬珈偉新能凈資產的一大利器。
過去公司發起多起收購使得商譽高懸,2014年商譽僅為1.35億元,2015年一躍增至12.06億元,2016年攀至頂峰達14.06億元。
2018年資產減值達18.02億元,其中商譽減值就達12.97億元。這導致公司2018年歸母凈利虧損近20億元。

Choice數據顯示,上市以來,公司實現的凈利潤累計數為虧損23.43億元。

對于阜陽市潁泉區國資委而言,重金投入其中,上市公司業績又是否會有起色?
在鋰電賽道火熱的當下,珈偉新能押注鋰電曾敗北 ,光伏賽道的道路是否暢通還是未知之數。
珈偉新能早在2016年就開始布局鋰電賽道,卻未見成效。
- 2016年10月份,公司出資8500萬元與深圳國珈星際、深圳珈偉龍能共同出資成立珈偉龍能,以開展鋰電池業務。2017年7月份,公司與江蘇省如皋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協議投資建設鋰電池電芯及PACK生產線項目,項目總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6.6億元人民幣。而如皋管委會則給予公司土地廠房、設備補貼等政策支持。
- 2017年財報顯示,公司當年已推出快充的納米復合鈦酸鋰離子電池、快充的新型納米復合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快充的納米高鎳復合材料鋰離子電池和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四款產品,并為公司創造了2527.47萬元的營收。另外,當年公司一期1億瓦時快充型軟包動力電池項目成功量產,二期20億瓦時動力及儲能用鋰離子電池項目相關工程及土建工作已經開展。
然而,電池業務并未點亮營收。2023年2月10日,珈偉新能公告顯示,根據公司發展規劃,公司后續會集中資源深耕光伏行業,不再將鋰電池生產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公司相關的鋰電池制造已經停產,已不具備研發、生產鋰電池的相關條件,公司開發光伏電站及工商業儲能項目所需的鋰電池,也將通過集中外采的方式進行。
只是業務聚焦于光伏賽道,前路依舊不明。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36%;歸母凈利僅為635.35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1.72%;扣非后歸母凈利虧損372.68萬元,較上年同期盈轉虧。
相較于營收的下滑,凈利下滑更為嚴峻。
對于此,公司解釋,其光伏照明業務的毛利率較高,但2013年1-6月光伏照明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49.75%,影響了公司當期的經營業績,導致光伏照明業務收入下滑的具體原因是,光伏照明業務海外市場主要客戶在歐美地區,歐美經濟形勢不佳,對非生活必需品類產品消費減少,公司客戶銷售量下滑,部分庫存積壓,使得客戶銷售預測與下單更為保守。
若前述因素持續存在或未能完全消除,則可能導致公司業績持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