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聲Pro 鄭林御
在諸多西游IP改編作品中,有一種罕見的設定:
優柔寡斷的唐僧變得武力高強,背負著痛苦過往;強大的孫悟空會中計身亡;一貫溫順的白龍馬卻生性叛逆不服管教,以帝釋天為代表的天界眾神成了最大反派。在西天取經的故事多年后,師徒幾人經歷了一場魔幻的「還經」之旅。
這是2018年開播的《西行紀》第一季的故事,當年動畫一經開播就在當日國漫播放榜排行第一位,首日播放量突破1.2億,豆瓣開畫超過8分,成為國漫市場上的標桿之作。過去五年里,《西行紀》已經推出了四季動畫和三部網絡大電影,今年8月2日起,《西行紀》動畫開始以年番的形式在騰訊視頻播出。
《西行紀》原作是由鄭健和與鄧志輝創作的同名香港漫畫,與傳統的西游題材作品相比,在角色設定、視覺呈現上都擁有極大差異,在東方魔幻作品中足以令觀眾眼前一亮。這來自于港漫自身濃厚的地域特色,它受到上世紀日漫的影響,吸收了美漫硬朗寫實的風格,又雜糅了國風的元素,在表達方式上還能看到經典港片的影子。
百漫文化買下這一作品的版權不久后,開始思考IP開發的可能,并制定了兩個五年計劃。2016-2021年先推出番劇、連載衍生漫畫。2021-2026年,百漫基于《西行紀》內容又不斷衍生拓展出了「龍神萬相宇宙」的世界觀,將陸續推出年番、網絡大電影,以及衍生番劇《狂王》等。
目前為止,《西行紀》已陸續開發了動態漫畫、番劇、網絡大電影、廣播劇,真人影視作品也在籌備中,從漫畫到「龍神萬相宇宙」,百漫在運營這一IP的過程中不斷為之拓展邊界。
作為燃向戰斗番,《西行紀》一開始的定位偏向男性市場,男性用戶幾乎占到粉絲群體的七成,他們熱衷于討論角色的戰斗力排行,在高燃的劇情中感受沸騰的熱血。但隨著這些年番劇與網絡大電影的更新,也有許多女性觀眾在追更過程中被殺心、如來等角色吸引,體會到磕CP的樂趣,并且擁有極高的粘度。
實現年番形式更新,代表這一IP保持穩定長線運營的可能性,《西行紀》五年來的探索,跟中國二次元產業的大眾化、動畫產業的技術與審美提升、長視頻網站的內容策略都息息相關。
下一個五年,「龍神萬相宇宙」的更多作品將逐一推出,港漫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但《西行紀》仍保留著港漫的內核,在更大的市場上尋找無限可能。
1、找到那部特別的港漫
2016年,《武庚紀》動畫第一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僅更新6集就在單平臺播放量破億,取得突出的市場表現,它的原作《封神紀》正是由鄭健和、鄧志輝兩位香港漫畫家創作。
當時還在廣州百奧工作的張銘濤,一直對漫畫有著高度興趣,又對香港的文化產業和內容較為熟悉,加上《武庚紀》取得的成績,讓他感覺《西行紀》在國內也能成功,于是在漫畫僅連載了五期的情況下全版權簽下了這個IP,并在之后成立了百漫文化。
《西行紀》扎根于中國觀眾熟悉的西游背景,天然適合推向大眾市場,角色設定又有著獨特的辨識度:豬八戒可以像超級賽亞人一樣變身,沙悟凈以戴著面具的形象出現,能夠利用沙子進行攻擊和元素化,原著還曾獲第14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劇情漫畫金獎」。
百漫文化創始人張銘濤剛進入影視行業工作時,恰好合作了曾獲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的鐘智行導演,以及香港資深動畫導演麥正樂,兩位導演保持著香港電影人的氣質,有著認真、專業的創作態度,并且給予了還是初創團隊的百漫高度信任,于是有了接下來幾年的穩定合作,共同打造了《西行紀》動畫。
2018年《西行紀》動畫第一季播出,最大程度還原了漫畫中的角色,純正的港漫風格迅速讓觀眾眼前一亮。不過在改編動畫的過程中,要將原作的粵語轉換成大眾容易接受的表達并非易事,第一季的對白就有很多觀眾反饋不夠自然,百漫的制作團隊及時關注到這些意見并作出調整,第二部以「悟空之死」為轉折點,師徒幾人間的情感表達更加細膩,劇情也更加起伏跌宕,播出不久就收到了廣泛好評。
為了提升動畫品質,百漫甚至邀請到憑《一代宗師》獲得金馬獎最佳剪輯的潘雄耀擔任剪輯指導,在極力壓縮動畫制作成本的大環境下,百漫以不計成本的投入,換來對后續創作的助益。
隨著動畫前幾季的陸續推出,制作團隊從起初的二十幾人擴充到了兩百多人,單集時長在逐漸增加,工業化水平也不斷提升。
《西行紀》有著漫長的單集制作周期,單是故事版要用上一個半月,預覽和動畫又用上兩個月,最后解算、特效、燈光、合成要用三至四個月的時間。發展到第二季,制作團隊的管理水平越發成熟,效率與質量上也有所提升,同時開啟了很多條生產線,到第三、第四季已經逐步開發出百漫自己的一套制定管理體系與工業化流程。
《西行紀》在更新中還陸續嘗試了不同風格,例如二維與三維相結合,為畫面增加張力,并在流沙河悟凈的打斗場景中加入了造價極高的粒子特效,每一粒沙子都做到了精致靈動,在這次《西行紀》的年番更新中還用到了AI技術。
《西行紀》強大的IP開發潛力也吸引到了騰訊的關注,2016年百漫文化就與騰訊視頻達成合作,共同成立了版權委員會,這一借鑒日本動畫行業的合作模式有著許多先進之處,在大家想法比較接近的情況下,達成了以IP利益為優先的原則。雙方在長期合作的過程中,保持定期月會,由百漫做主要決策,騰訊負責調動平臺資源,協調品牌聯動,共同運營這一IP。
版權委員會是百漫與騰訊合作的第一次合作,之后有了動畫在騰訊視頻的獨播,再發展到騰訊投資、股權收購。
2、把一個IP變成多個IP
在《西行紀》動畫第一季上線的時候,漫畫的連載就已接近尾聲。動畫更新期間,百漫內部的運營團隊就開始著手一項極具挑戰的工作——為《西行紀》搭建世界觀,拓展IP的邊界。在張銘濤的帶領下,這個核心創作團隊的工作幾乎是從0到1,起初大家都沒有太多經驗,跟隨這一IP一路成長至今。
這個不到十人的團隊,為《西行紀》寫出了幾十萬字的世界觀,囊括了生態、編年史、能力系統等關鍵要素,甚至細節到了貨幣。
搭建出一套完整的世界觀后,百漫需要面臨的問題在于,如何長期孵化這一IP,最大化開發其商業價值,于是有了把一個IP變成多個IP的思路。
在詳盡的世界觀下,《西行紀》的故事有了延續下去的基礎,動畫主線中的「還經」歷程只有短短幾年,但16年前取經的漫長時間線中,還有許多可以展開的故事。西天取經的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道關卡都像一個獨立的副本,足以拿來創作一部獨立的作品,而且這部分故事還不會影響《西行紀》正片的進展。
在張銘濤看來,最具價值的IP往往是一種形象,例如HelloKitty,這只打著蝴蝶結的貓,在沒有任何電影或漫畫支撐的情況下,被全球無數人記住。同樣風靡全球的蝙蝠俠,也是先以黑衣面罩的形象為人熟知,再通過后續的故事創作,與觀眾建立情感聯系。
《西行紀》的IP開發同樣如此,獨特的形象與情感投射缺一不可,「以形象為主的內容IP,才是最有價值的IP」。
基于這一方向,百漫內部團隊開始把一個內容IP,打造成一個個形象IP。2019年的《狂王》漫畫,就是由此而來的一次嘗試。在跟原作者共同討論后,百漫將阿修羅王這一人氣極高的配角單拎出來,為他填充自己的故事線,漫畫上線后,創下平臺VIP付費點擊量的新高。
從這次反響不錯的嘗試開始,百漫為《西行紀》搭建起了一個頂層品牌,起初被命名為「龍神八部」,后來考慮到這一IP體系的龐大,又將這一概念升級為「龍神萬相」,《西行紀》《狂王》,以及之后即將推出的《大猿魂》、如來和殺心的故事,都將包括在內。
動畫的穩定更新不僅能保持固定粉絲群體的黏性,也是百漫維持「龍神萬相」品牌的重要出口。與此同時,《西行紀》推出的三部網絡電影,對IP同樣有著深遠的意義。
百漫維持著一年半左右推出一部網絡電影的頻率,也是為了填補此前番劇更新間隙中的空白期,維持粉絲的熱情。網絡電影獨立的敘事,還會吸引到其他層面的觀眾,為IP拓展新的觀眾,2020年上線的《西行紀之再見悟空》,達到了單周播放量超過5000萬的突出成績,在收益與熱度上都超出了百漫的預期。
3、衍生與未來
百漫文化剛買下《西行紀》版權時,想到的第一個商業化方向就是改編游戲。2016年原漫畫還在有妖氣等平臺上連載時,就因為極高的人氣吸引到騰訊的光子和魔方兩家游戲工作室溝通改編游戲的合作,目前為止,百漫已經授權了5部游戲,已經上線的《西行紀 燃魂》與《龍神八部之西行紀》兩款手游,分別由快手回聲工作室和愷英網絡開發。
在游戲前期開發工作中,百漫內部團隊也會參與監修工作,盡量在人物與美術上做到還原,確保IP塑造的一致性。
在國內不算好的衍生品市場下,百漫自行創辦了「西行紀妖怪商店」作為衍生品品牌進行試水,不過目前大部分周邊都集中在「百漫制造」商城售賣。《西行紀》的高端雕像目前已有十多個授權,還曾多次與摩點合作推出盲盒、設定集等周邊,百漫還在與玩具、高端卡牌公司溝通合作,將有更多形式的衍生品推向市場。
復盤IP運營工作時,張銘濤表示如果重新來過會做更多的前置工作,世界觀會打造得更完整,邊界梳理得更清楚,包括戰斗體系的設計也可以更完善,讓用戶看到角色的能力體系不會崩塌,「在初期的概念設計階段,就應該思考衍生品、游戲該怎么做,玩法和內容才能自然地延續」。
在前不久的騰訊視頻動漫大賞上,「龍神萬相宇宙」規劃中的作品逐漸亮相。備受期待的《狂王》動畫將于2024年上線,童年時期的孫悟空會在《大猿魂》中登場,及講述悟空前史還有妖怪大道故事的《大猿魂特別篇》也預計在2024年上線?!段餍屑o》的真人影視作品也提上了日程,百漫還在逐步嘗試與VR等新技術結合的短內容。
《西行紀》的十年目標正在穩步推進中,而關于2026年后的下一個十年,百漫也有了初步想法,目前團隊已經在籌備《西行紀》的院線電影,或許不久后就將在大銀幕上與觀眾見面,再往前走還有出海,這個特別的西游故事還將被推向海外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