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來跡》 陳韞萌
7月底,雅詩蘭黛宣布旗下白金眼霜升級煥新,采用了長達15年潛心研究的色提因逆齡黑科技。緊接在8月初,赫蓮娜也宣布重磅推出新品黑繃帶眼霜,添加了集團核心抗老成分30%的高濃度玻色因溶液。
兩大品牌前后腳在眼霜上發力,釋放了怎樣的市場信號?作為面部護理的一個高階細分類目,眼霜當前的中外品牌競爭格局呈現哪些新特點?
13個品牌集體上新,眼霜大戰打響
經《FBeauty未來跡》不完全統計,今年4月-8月較為集中的產品上新季,眼霜產品更新/推新品的知名品牌數量不少于13個。
從國際大牌到國產品牌,眼霜品類動態頻繁,不少品牌采取了豐富的傳播形式廣泛種草;將產品富含的科技作為吸睛賣點,為將至的“金九銀十”做準備。
從定價看,表格中最近推新的眼霜處在300-2000元價格帶,平均單克價為15-133.3元/克之間。用戶說數據也顯示,2023年5月,400-600元眼霜產品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銷售額占比27.55%;而1500-2000元的貴價眼霜需求也同比激增150%。作為一款精細化護理的產品類型,眼霜呈現高價趨勢。
在市場走訪中,武漢群光廣場的赫蓮娜BA告訴《FBeauty未來跡》,8月新上市的黑繃帶眼霜,盡管單價高達2180元,在該柜臺到月底銷售訂單已經超過了一百單。在限量發售情況下,客戶預定需求情況比預想的還要多。
華北一百貨集團的化妝品業務負責人對此表示,赫蓮娜的熱銷一點都不令人意外?!鞍斈岬难鬯熬唾u得不錯,這次赫蓮娜推高濃度玻色因眼霜,看點更足。”在她看來,繼面霜和精華后,這一波眼霜新品熱,是品牌借力明星成分和技術來填補原本產品線的空白,尋求連帶和生意新增量。
華南某知名百貨負責人認為,此前口罩期間只露眼睛,消費者對眼部護理的關注度已顯著提高,也愿意為高價眼霜產品買單。
《FBeauty未來跡》隨機對203名80-90后消費者開展的眼霜消費調查顯示,消費者眼霜的心理價位主要集中在200-500元之間,有23%的消費者能接受500元及以上的貴價眼霜。而在決定購買的因素中,44.8%的消費者看中“產品口碑”,31%的消費者在購買眼霜時更看中“功效成分”,價格和口碑反倒排在后面,這體現出大眾對于眼霜功效和品質的更高追求。
有全國連鎖型購物中心招商負責人向《FBeauty未來跡》分析道,眼霜作為一個傳統的護膚產品,其實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如今高價眼霜的銷售量增加,是消費者對眼周保養意識的提升。
抗老功效為先,眼霜開發對品牌提出更高要求
最新上市的眼霜產品名稱可見,“凝時,撫紋,抗垮”等抗衰功效凸顯,這與整個護膚市場抗衰需求的上漲勢頭吻合。GfK對線下51個城市百貨的調研數據顯示,滿足“抗皺活膚”功效需求的護膚品銷售額高達153.12億元,銷售額同比增長7.1%,銷售額份額占據73.3%,是所有護膚品類中增長最快的功效類型。
不過,眼部獨有的肌膚特性,為眼部護理產品打上了“精細化護理”的標簽,也對于品牌研發提出了更高要求。
廣州荃智美膚生物科技研究院研發總監張太軍告訴《FBeauty未來跡》,“眼部的護理配方涉及到的安全性要求都比其他肌膚要更高”。這是由于,眼周皮膚是面部最薄的皮膚,眼周皮膚厚度僅有0.25—0.55毫米,約為臉面部皮膚厚度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這就要求產品的配方上不能有刺激性。
文獻資料顯示,眼周肌膚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前部皮膚層、中層臉板前疏松結締組織及皮下脂肪、后層結膜層。眼部的肌群十分活躍,眼部每天約眨眼10000次以上,這一特性使得眼周皮膚容易出現疲憊狀態和動態細紋,已經形成的固有紋路很難去除,眼部細紋一旦形成并不容易逆轉。
眼周的皮下組織中脂肪含量很少,缺乏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組成的支撐結構,沒有皮脂腺和汗腺、毛囊口,更容易干燥和加速衰老。且眼部的毛細血管管壁薄,滲透性較好,眼周循環一旦阻滯,更容易引起眼部水腫和眼袋。
皮膚學相關專業人士指出,眼部肌膚吸收和養分承載量都很有限,油脂、養分給太多了反而容易過敏,因此,眼部護理產品的配方要更輕薄好吸收。
如此肌膚特性之下,開發溫和且高功效的眼部護理產品本身就是一件高門檻的事。
有業內人士指出,眼部護理產品的研發普遍面臨著生產周期長、研發流程且投入大和安全質量門檻高等問題。不僅如此,眼周的皮膚面積少,相比于面部護膚產品的高回購率,眼部護膚產品的市場投入回報比不高,這讓很多企業對眼霜開發望而卻步。
丸美股份研發總監兼高新研究實驗室主任郭朝萬博士在接受《FBeauty未來跡》采訪時就指出,眼部產品的研發相比起其他面部產品更復雜,也更需要技術實力。“不僅是眼外部產生的眼紋、松弛、老化問題,還包括很多內源性的眼部肌膚困擾”。
針對內外部滋生的諸多眼部難題,品牌需要具有多年的研發基礎和配方優勢,才能做出有創新性的產品。具體來看,需要滿足靶點研究、成分篩選、質量安全測試、配方體系滲透等多個方面的條件,在產品配方具備功效性的同時,實現其溫和性的效果。
郭朝萬博士表示,開發特色眼妝產品,需結合技術優勢和市場需求。以丸美為例,技術層面,品牌深耕抗衰老,尤其是在重組雙膠原蛋白領域實現了全球性技術突破;在市場層面,丸美一直致力于強化品牌在消費者中的眼霜心智,并通過市場調研和大數據洞察,做差異化產品的精準開發。
從今年上新的產品也可以看出,國際品牌們確實都不約而同采用了最新的科研技術,眼霜單品在功效成分上“內卷”趨勢明顯。
在科技力方面,赫蓮娜新推出的黑繃帶眼霜,采用了未公開配方細節的“密集愈眸配方”,并首次將30%的高濃度玻色因溶液應用于眼霜產品,還攜手瑞士高端肌膚抗老機構蒙特勒中心做眼部臨床測試;雅詩蘭黛白金系列色提因眼霜,匯入精研十多年的革新色提因逆齡科技,還添加黑松露提取物促進色提因表達來延緩衰老;而嬌蘭御庭蘭花系列初次將納米科技應用于眼霜新品。
在科技加持的高功效下,眼霜是否會像面霜和精華一樣成為下一個業績爆發點?
市場仍有待教育,眼霜依然是高端玩家的游戲
盡管護膚驅動下的現代美妝產業已發展近四十年,但眼霜至今依然稱不上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護膚細分類目。
《FBeauty未來跡》對眼霜消費偏好調查顯示,46.3%的消費者“偶爾使用”眼霜,23.6%的消費者選擇“每周使用幾次”眼霜。從消費端來看,眼霜還屬于“享受型”護膚品的范圍,相比于大克數的精華、面霜,小克數的眼霜顯得更為珍貴。
“消費者在進行全妝護膚步驟的時候,眼部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領域。眼霜的消費習慣還需要被教育?!鄙鲜霭儇涁撠熑酥赋觯鬯斍霸谡麄€護膚線的重要性還不那么高,而且從品牌競爭看,也是大牌唱主角。
歐特歐國際咨詢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7月全網眼霜/眼部精華銷售額top50品牌中,按照市場份額來看,排名三甲分別為雅詩蘭黛、蘭蔻、歐萊雅,其中雅詩蘭黛和蘭蔻零售額均突破了9億,其市占率分別為11.9%和11.3%。
具體看產品,上半年全網眼霜/眼部精華單品銷售額Top50鏈接當中,雅詩蘭黛和蘭蔻呈現顯著優勢,雅詩蘭黛小棕瓶眼霜和蘭蔻菁純眼霜表現最為搶眼,多個鏈接成交都在1億元以上,可見消費者對于知名品牌明星產品的熱衷。
《FBeauty未來跡》眼霜消費調查也顯示,從品牌偏好上來看,偏愛蘭蔻和雅詩蘭黛的消費者最多,這與線上銷售排名相呼應。作為眼部護理的教育者,國際大牌的品牌效應加上市場下沉,依然可以強勢把持主力市場份額。
但伴隨著整體護理走向多元化和細分化,眼霜的市場空間也有目共睹,這一領域的“卷”度也將加劇。
國貨眼霜在崛起,拉升品牌形象的關鍵一筆
值得關注的是,國貨品牌在眼部護理領域的話語權日益提升,并以此進一步走向高端化。
歐特歐數據顯示,上半年的眼霜全網零售額前十的品牌當中,丸美、優時顏、珀萊雅等國產品牌均有上榜,其中,國貨領跑者的丸美零售額同比增長33.8%,珀萊雅零售額同比增長53.6%,增長幅度都相當可觀。
《FBeauty未來跡》眼霜消費調查也顯示,丸美、珀萊雅、優時顏、自然堂和百雀羚等在主力消費群里中也有不錯的品牌認知。通過長期提升眼霜用戶心智以及打造口碑化的明星眼霜大單品,國貨們正以更高的性價比實現“突圍”。
事實上,國貨切入眼霜這個領域本身需要更大的勇氣。
丸美股份董事長孫懷慶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直言,布局眼霜賽道,是被“逼上梁山”。由于眼部護理的特性,產品開發很容易吃力不討好,再加上眼部面積小、用量少,做不大,眼部護膚此前曾是化妝品企業最不愿意觸碰的領域之一,而這反倒成為了丸美的機會。
作為“中國眼霜第一股”的丸美股份,丸美早在2007年推出彈力蛋白眼精華,并成功打造了“彈彈彈,彈走魚尾紋”這一經典廣告語。此后,丸美聚焦于大單品打造,升級小彈簧眼霜,通過優化成分與配比強化抗衰功效,還曾引領儀器搭配精華的潮流。
丸美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單品小紅筆眼霜GMV銷售額達到1.07億,同比增長超355%,進一步夯實了丸美眼部護理專家的品牌心智。
同樣用科技實力專研眼部護理領域的還有國產品牌優時顏。歐特歐數據顯示,上半年優時顏在天貓眼霜/眼部精華零售額排名第五,同比增長13.6%,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后起之秀。
8月15日,優時顏推出了重磅升級第三代“微笑眼霜”,采用優時顏提拉上眼瞼的獨家核心成分拉帕喬樹皮提取物,實現了含量提升。不僅如此,該3.0版本眼霜升級六勝肽pro+蛇毒肽+精氨酸/賴氨酸多肽三重組合,其中六勝肽pro采用了超分子促進滲透技術,滲透能力提升四倍。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功效時代,眼部大單品的打造對于品牌價值和業績的提升意義凸顯,這當然也反向要求品牌擁有足夠強的科研功底。從這個角度上,研究眼霜競爭格局,關注眼霜單品在消費者中的價值認知,也是判斷美妝品牌尤其是國貨綜合實力的一個觀察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