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界面工業
國際油價仍在上漲,兩油均已升破90美元關口。
北京9月14日晚間20點許,WTI原油期貨站上90美元/桶,日內漲1.67%,創年內新高,也是自去年11月以來新高。
同期,布倫特原油已突破93美元/桶,漲幅超1.5%。9月6日,布倫特原油已突破90美元關口。
歐佩克+組織持續減產,是此波油價上漲的重要原因。
今年5月起,沙特自愿減產日均50萬桶原油,7月起再次自愿額外減產日均100萬桶原油,并根據市場供需情況不斷延長減產期限。
據沙特阿拉伯通訊社報道,9月5日,沙特將把從7月開始的日均100萬桶的自愿減產石油措施延長至今年12月底,以支撐脆弱的全球原油市場。
此外,俄羅斯決定將30萬桶/日的出口削減量延長至12月底。
本周,多個石油機構預測稱,油市將出現供應短缺。
國際能源署最新表態,沙特和俄羅斯的減產措施延長,將導致油市在四季度之前保持大幅供應短缺,2023年下半年全球原油市場將面臨120萬桶/日的赤字。
國際能源署稱,即使沙特和俄羅斯在2024年初放松減產,石油庫存也將嚴重枯竭。
歐佩克預測的缺口數據更大。
9月12日,歐佩克發布報告稱,預計未來三個月,全球石油市場將面臨約330萬桶/日的供應缺口。如果成行,這將是至少自2007年以來最大的供應赤字。
該報告指出,本季度以來,歐佩克13個成員國平均每天生產2740萬桶石油,比其預計的需求少約180萬桶。預計四季度需要每天供應3070萬桶才能滿足消費。
對于全年石油需求,歐佩克預計,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預計將增長244萬桶/日,2024年將增加225萬桶/日,與上月持平。
該機構認為,盡管存在高利率和高通脹等不利因素,但有跡象表明主要經濟體的表現好于預期。
除產油國減產因素外,利比亞洪災造成的供應中斷,也在支撐油價。
當地時間9月10日,颶風“丹尼爾”襲擊利比亞東部,引發嚴重洪水災害,這對其石油出口造成影響。利比亞原計劃9月份出口石油105萬桶/日。
針對國際油價走勢,市場有分析認為,布倫特油價年底可能會達90-100美元/桶。
日前,阿格斯首席經濟學家David Fyfe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今年四季度布倫特原油的可行區間是90-95美元/桶。隨著2024年原油需求增長放緩和非歐佩克國家供應增加,明年四季度市場緊張狀況將有所緩解,價格可能回落至85-90美元/桶的區間。
金聯創原油分析師奚佳蕊曾對界面新聞稱,由于全球經濟壓力尚存,短期內原油價格沖擊100美元/桶的可能性不大。
李彥表示,未來油價走勢取決于四大因素,一是沙特和俄羅斯是否持續削減供應,二是亞洲經濟和需求能否出現明顯復蘇,三是美聯儲加息政策如何調整,四是伊朗原油產量和出口量會否出現顯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