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 | 羅容
8月,國內第一、三產業增速環比下降,第二產業增速為四個月以來最高。
9月1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8月全社會用電量88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這一增速環比減少2.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滑6.8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1-8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08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
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8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第二產業用電量395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第三產業用電量110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37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1%。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此前預計,2023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9.1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左右。今年前8個月用電量增速低于全年預期。
“下半年總的電力消費趨勢特征是:增速將比上半年進一步回升,實現中高速增長。”中電聯統計與數據中心副主任蔣德斌曾公開表示。
8月用電量環同比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當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550億千瓦時,環比下降約5%;同比下降9.9%,這是近四個月首次出現同比下降。
這與今年7月及去年同期基數偏高有關。去年8月,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699億千瓦時,同比增速達33.5%。據新華社報道稱,去年當月全國平均氣溫達22.4℃,較常年同期偏高1.2℃,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
今年7月,國內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為163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
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今年8月全國平均氣溫21.95℃,低于去年同期,較今年7月也低1.05℃。
分產業看,8月第一產業用電量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增速環比下降5.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用電量54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6%,增速環比上漲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用電量17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增速環比下降3個百分點。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定義,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建筑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8月,第二產業用電量的同比增速出現了較為顯著的環比上漲,也是近四個月以來的最快增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回升,制造業景氣水平進一步改善。
其中,生產指數和新增訂單指數分別為51.9%、50.2%,比上個月上升1.7和0.7個百分點,均為5個月以來的高點。新訂單指數4月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制造業生產活動加快,市場需求有所改善。
從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汽車等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于53%,產需兩端較為活躍。企業采購量指數也升至擴張區間,為50.5%,高于上月1個百分點。
8月,第一產業用電量增速時隔五個月首次回落至10%以下,與今年2月持平。
應急管理部9月初發布報告指出,7月底以來,受洪澇、干旱等全國自然災害影響,造成2307.3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西北地區等地因水庫蓄水不足,部分地區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出現臨時困難,農牧業生產受到影響,農作物受災面積達1279.5千公頃。
今年7月,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時隔四個月首次回落至10%以下,8月增速依舊在10%以下。
“8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5%,比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服務業繼續保持擴張。”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公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