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媒科技評論
9月10日晚,蔡崇信從張勇手中接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
當晚,他通過郵件,向阿里巴巴全體員工發了一封信。在信中,有這么一句話,“時隔四年,逍遙子(張勇)把棒交到我和吳泳銘手里,繼續延續阿里的傳承體系。正如四年前馬老師所說,這不僅是管理職務的交接,更是一個制度的傳承,是我們走向102年的基礎。”
而這次交棒,距阿里的上一次董事長交接,僅僅才過去四年。
蔡崇信在信中說的102年,是當年馬云提出的。馬云提出說,要將阿里建設成一個跨越三個世紀的大企業,于是才有了102年這個說法。
如今阿里已經走過24年,摸著石頭過河,難免會磕磕絆絆。如果我們回看張勇任期內的這四年,磕絆或許有些太多了。這不僅僅是給張勇的坎,同樣,也是給阿里的坎。
歷史的暗流從來不會給人任何提示,即便是阿里這樣的互聯網頂級企業。
而歷史這條河,會將阿里淌到何處,同樣也沒人知道。
01 張勇激流勇退
2023年,注定是阿里不太平的一年。
先是阿里打破大鍋飯,主動采用1+6+N的模式。阿里旗下的子公司開始走出舒適區,探索獨立經營的新路子。
緊接著,馬云回國,在阿里內部的一次秘密會議上,馬云的一番發言讓所有阿里人都感到一陣寒氣:“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
再然后,今年六月,就有消息傳出稱張勇將卸任阿里董事長,并同時擔任阿里云的董事長。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阿里巴巴24周年之后,張勇選擇交棒蔡崇信以及吳泳銘,功成身退,徹底離開阿里。
張勇,曾一手打造了雙十一,助力阿里成功登上了電商行業第一的龍頭。同時,也正是在他的推動下,阿里成功擁抱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對阿里功勛卓著的老將,在阿里激流勇進的時候,選擇激流勇退。
而隨著張勇的退出,阿里將不可避免地會開啟一場新的變革。
02 阿里怎么了
要說張勇出任阿里董事長的這幾年,阿里的情況其實并不太樂觀。
2020年11月,本來是港股最大IPO的螞蟻金服上市被緊急叫停;
2021年4月,阿里被反壟斷法開出182億的天價罰單,是我國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最大數額;
同時,阿里線下的流量入口餓了么被美團打得找不著北,市場份額占比不足30%,甚至還不到美團的一半;
甚至連阿里的核心淘寶天貓,也同樣被拼多多和京東兩頭牽制,上不去也下不來,很是尷尬。
張勇任期內的這幾年里,阿里的糟心事一件接著一件,讓阿里難以招架。
要知道,在2020年的時候,阿里的市值最高為5.5萬億元,縮水到如今的僅剩1.6萬億元。僅僅三年時間,阿里的市值就縮水了70%。
在今年二月份,查理·芒格在投資人交流會上說了一句相當粗魯的話:“我被他們(指阿里巴巴)在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的地位迷住了,但我沒有意識到,他們仍然TM的只是一家該死的零售商。”
這句話用來概括張勇領導下的阿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似乎也并不算錯。
根據2023年阿里第一季度的財報顯示,阿里員工有超過25萬人。互聯網公司,應該是輕資產、輕架構、高效率的經營模式。超過25萬員工的架構,顯然超出了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范疇。
而阿里不像互聯網公司這一點,在阿里的組織架構上也同樣有所印證。
在今年1+6+N的改革之前,阿里采取一個中臺,抱團取暖的經營模式。阿里的多個板塊業務彼此抱團經營,而這也讓阿里顯得相當笨重,不像是互聯網公司。
其實在之前的阿里的經驗來看,彼此協作經營是能帶來不少好處的。
打通技術團隊,讓所有企業能夠減少不小的經營成本,同時阿里的各個業務也能實現資源共享。也正是這種坦克履帶形式的打法,才讓阿里能坐上互聯網龍頭的輝煌。
但同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種笨重的管理模式讓公司協作困難,同時,也讓阿里旗下電商以外的業務板塊,顯得尾大不掉,多余且臃腫。而阿里之所以給人們留下了“收購一個黃一個”的印象,也正是因為這種坦克式打法。
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張勇錯估了整體消費趨勢,導致阿里的基本盤淘寶天貓也被拼多多偷了家。
03 錯判消費形勢
自2015年張勇入駐阿里CEO以來,淘寶天貓緊跟消費升級的趨勢,將大量的流量推給了天貓品牌商家,這個舉動也確實帶動了淘寶天貓的在那幾年的進一步擴張。
但隨著疫情的到來,消費升級成為泡影,人們實打實地開始了消費降級。而在這個時候,張勇策略的弊端也慢慢顯現了出來。
張勇的這個策略,直接導致了淘寶中下層的商家流量暴跌。沒有流量的商家自然就賺不到錢,最后無奈只得離開淘寶。
大量商家的流失對于淘寶來說絕不是什么好事,商家流失不僅僅是意味著訂單量的流失,更同樣是流量的流失。
尤其是平臺腰部商家的流失,對淘寶更是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因為腰部商家往往在淘寶已經做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他們能夠在平臺賺到利潤,也就自然對平臺有較高的忠誠度,同時,長時間的經營也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忠誠購買用戶。
而這批流失的商家最后只能轉投拼多多,為以后拼多多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沒人能想到疫情的影響能夠如此之大,疫情三年,拼多多順勢乘風而起,在疫情這段時間,拼多多順勢搶下了電商這塊市場大量的份額。
據2023年第二季度的財報,拼多多營收523億元,淘寶天貓收入1149.53億元。根據高盛的報告,2019年,淘寶的市場份額為66%,到2022年,淘寶的市場份額下降到了44%。
作為一個擁有多年先發優勢的行業龍頭,淘寶這個成績屬實不應該。
目前淘寶天貓的尷尬局面在于,高客單價的商品,京東背靠著京東物流的加持難以撼動;而低客單價的商品,拼多多的崛起又要淘寶難以招架。淘寶夾在兩頭之間,進退兩難。
04 守成者的宿命
外人對張勇是這樣評價的,張勇低調務實,性格溫和,是個工作狂人。
而作為一個財務出身的CEO,在大眾的認知里,張勇這樣的人,往往會更加適合守成。馬云也是這樣想的。
同樣,站在馬云的立場來看,19年的阿里,正值全盛時期,如果要給公司挑選一個合適的接班人,財務出身的張勇無論從資歷又或者業務能力上來說,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倘若不是疫情三年的打擊以及外部環境的大變,或許阿里甚至也有可能比當初要再攀上一個頂峰。
嚴格來說,站在2015年的背景下,當初張勇提倡的消費升級也并沒有錯。畢竟誰也沒想到,全球經濟會被疫情打得抬不起頭,一路高歌猛進的消費升級,轉瞬間就變成了消費降級。
張勇做錯了什么嗎?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并沒有做錯什么。倘若不是張勇開啟了雙十一的造節模式,淘寶天貓也不會坐穩電商行業龍頭的位置。倘若不是張勇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說不定阿里現在就躺在了歷史的功名冊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命運如此。
或許離開阿里,就是他最好的歸宿。而在阿里的這段旅程中,張勇應該也算是善始善終。
那么與張勇相背的阿里呢?如今的阿里還是像24年前一樣躊躇滿志,但沒人知道它將會遭遇怎樣的一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