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到自然環境的緊迫問題,從人口規模的高速增長到不確定性的不斷攀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成為愈發重要的時代主題。在復雜的時勢環境之下,企業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如何能夠站定腳跟,以自身的積極實踐,參與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社會的建設之中,并在變革浪潮中實現自身的拓新,以商業文明的力量助力臻善未來的繪制,成為社會各界所關心的重要話題。
基于此,以共聚為邀探索高質量發展與企業善舉和個人努力相互交織的節奏,以評選為機探索商業力量賦能“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未來的可能,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主辦的第八屆【臻善年會】將于2023年12月在上海再次舉辦。本屆年會,我們繼續圍繞“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這一核心話題,面向“未來”,從人文和自然兩個領域展開重點探討,分析商業文明臻善發展之路上面臨的新挑戰與新機遇。以此,我們試圖搭建起社會、個體、企業之間的“看見”之窗,進而鼓勵更多的相關方結合自身的經驗與實踐,推動社會走向臻善未來。
往屆回顧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回首歷屆年會,我們欣喜地見證著中國企業CSR發展的一路走來,見證著企業在不同的社會局勢之下,以自身的積極能動性,展開與時代需求相匹配的自發實踐,從未有過“一篙一槳”的松懈。同時,這一路,圍繞“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這一話題,我們也曾與諸多商業領袖共擘藍圖,攜手諸多公益明星傳遞“臻善”星火。昨日榮光歷歷,一份份珍貴記錄鮮活如昔,亦成為企業與社會一同成長的寶貴見證。
在2022年年末的第七屆臻善年會上,聚焦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為社會經濟平衡、綠色可持續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諸多大咖嘉賓圍繞“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主題,紛紛發表了自身對企業如何助力多元、包容、可持續社會發展這一話題的觀點與想法。ESG作為關注企業、環境、社會與治理績效的一種評價標準,近年來成為中國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參考。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金融與財務學系教授戰昕彤圍繞“企業ESG踐行:機遇與挑戰”這一主題指出,從本質而言,ESG指向的是以投資和金融手段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把資金引流到那些對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有卓越表現的公司中去,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即使其短期內會帶來運營成本的上升,就長期而言,它一定會創造積極的價值。所以,對企業而言,ESG建設需要以長遠的眼光審視,需要正確的人、帶著正確的動機、去做正確的事情。
醫學和慈善的融合,是必由之路。圍繞醫院作為參與主體的慈善公益活動開展,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結合自身工作開展經驗,以“從醫療救治到兒童健康促進的發展”為主題,分享了其對慈善公益和醫療協同發展的理解。徐虹強調,借助慈善公益的引介,優質的醫療資源才能夠覆蓋到更多邊遠地區;在此基礎上,才能實現從醫療救助到健康促進的轉變,將兒童慈善公益活動和兒童健康理念的進一步深度融合。
醫左益右,用患者的力量呵護每一個她。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黨委書記華克勤以“紅房子”醫院的實踐為例指出,面向患者需求,以志愿、公益服務實踐,真正將關懷落到實處,是醫療與公益相扶相攜相伴成長的關鍵。“醫左益右”,才能實現對每一位她的真正呵護,改進醫療服務,提升患者體驗,讓“美好生活”更加真切可及。
回首方見行遠,登高才覺天闊。從某種意義上看,每一屆的臻善年會不僅僅是一次評選,一個討論平臺,一次相聚盛會,更是我們共同構建未來的行動陣地。如今,2023臻善年會的序幕已然拉開。與往年一樣,年會現場,除了各行各業人士所展開的思維火花碰撞之外,還將公布2022【臻善獎】最終獲獎榜單。
此次年會,我們將一如既往以“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為核心議題,并在此基礎上,深入發掘那些具有“未來”意識,在人文、自然等領域,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企業、機構與商業領袖,以此傳遞持之以恒的向善理念與CSR擔當。獎項評選過程包含桌面調研、案例篩查審核、公開網絡投票,以及專家評審等多個環節,進一步確保了評選結果的權威性、公正性和客觀性。
期待在上述向善實踐領域有所貢獻的企業及個人踴躍參加申報,也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加入本次盛會——2023臻善獎,期待與你的相遇!
第八屆【臻善年會】組委會:
huodong@jiem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