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瀚視野觀察
縱觀中國汽車產業這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之后汽車經銷商作為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扮演過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在最近汽車經銷商持續虧損的消息引發了全網的熱議,賣車為啥不再是好生意了?
一、上半年汽車經銷商持續虧損?
據界面新聞的報道,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史無前例的價格戰對汽車經銷商的經營狀況造成了極大影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2023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上半年僅四分之一的經銷商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標,大規模大幅度的新車降價導致經銷商虧損面擴大,處于近年來的高位。
界面新聞了解到,此次調查報告的調查對象以乘用車授權經銷商為主,共覆蓋40余家經銷商集團及超百家單店經銷商,回收有效問卷952份。主要調查內容包括企業規模、年度目標完成、營業收入、車輛銷售等指標。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指出,2023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仍處于恢復期,廠家過高的年度銷量目標,導致汽車市場供需失衡。多重因素引發多起大規模大幅度的新車降價,使得消費者持幣觀望,抑制了消費需求的釋放。
調查顯示,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標的經銷商僅占比為24.9%,56.9%經銷商完成了任務指標的80%以上。其中,豪華/進口品牌經銷商目標完成情況較好,32.4%經銷商完成年度銷售目標;自主品牌僅有14%的經銷商完成半年銷量目標,占比最低。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經銷商的虧損的比例為50.3%,盈利的比例35.2%,持平的比例為14.5%,虧損面處于近年的高位。豪華/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約1/3的經銷商虧損,近半的經銷商實現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虧損經銷商占比分別為51.3%及48.0%。
而據第一財經的報道,值得注意的是,從2022年開始,主流合資品牌也開始感受到市場的壓力,使得整體經銷商的經營狀況更加嚴峻。以前幾年為例,由于燃油經濟性等優勢,日系汽車的市場份額不斷攀升,并且保值率相對較高。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日系品牌的經銷商也開始面臨著更大的經營壓力?!耙恍┤障弟嚾缛债a和本田的部分車型最近的優惠非常大。其中,日產的天籟本來是B級車,經過優惠后的價格竟然與A+級車型相當。隨著庫存的增加,許多4S店不得不降價,甚至有些店已經開始毫無底線地降價。許多剛剛上市不久的車型就已經出現了一些折扣?!币晃?S店的銷售主管在今年3月向記者表示。
二、賣車突然不是好生意了嗎?
面對著當前汽車經銷商的持續虧損難題,我們到底該怎么分析這件事呢?汽車經銷商產業的發展問題又到底出在哪了呢?
首先,汽車經銷商的問題其實不是一天形成的。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消費需求也不斷增長。在這個過程中,經銷商體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經銷商作為汽車制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車渠道和售后服務,同時也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廣泛的銷售網絡和市場信息,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調整產品策略。
然而,隨著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變化,經銷商體系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其中最為明顯的是,隨著汽車價格的下降和競爭的加劇,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也在不斷壓縮。同時,消費者的購車需求也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汽車的品質、服務和體驗,而不僅僅是價格。
面對著這一系列的變化,汽車經銷商體系其實并沒有出現與之對應的變化,一系列的問題開始出現,這就是汽車經銷商市場出現問題的一個起點。
其次,價格戰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年以來,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引領了一場全球范圍的價格戰。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中國市場也未能幸免。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買漲不買跌的消費規律在中國市場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當價格上漲時,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反而會增強;而當價格下跌時,市場的觀望情緒卻會加重,導致購車人數減少。這種消費者行為的改變,無疑給汽車經銷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而且在經銷商的發展邏輯之中,壓貨模式其實是非常盛行的,但是價格的越來越低讓經銷商的利潤空間被越來越多的壓縮,再加上市場濃重的觀望情緒,讓經銷商面對著兩大難題,一方面,市場的空間越來越少,作為中間商賺差價的難度越來越大,再加上互聯網的發展,大家越來越熟悉價格體系和機制,讓經銷商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優勢越來越低。另一方面,價格戰的副作用持續顯現,市場信心嚴重不足,動搖著經銷商的市場表現。
第三,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之間的左右為難。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逐漸下滑。特別是在合資車方面,由于品質和價格的劣勢,特別是合資車相對價格更高,但是本身的智能化發展水平卻更差,之前的品牌溢價還可以支撐一二,但是這些年伴隨著國潮消費的全面崛起,這種品牌溢價反而逐漸喪失,最終的結果就是燃油車,特別是合資品牌的燃油車可以說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表現在經銷商的層面就是銷量下滑的趨勢更加明顯。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興起也帶來了壓力,經銷商一般簽訂的都是有排他性的代理協議,在這種協議的約束下,經銷商其實賽道轉換的成本非常高,這對于經銷商來說,意味著他們必須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更加嚴峻的生存壓力。但是,經銷商自身的掉頭轉身的難度卻很大,這直接導致了經銷商的困難。
第四,新能源車廠的過頂傳球越來越多。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廠商開始關注互聯網玩法,去經銷商的邏輯也越來越多。這些企業通過建立直營店或線上銷售平臺等方式來銷售新能源汽車,避免經銷商賺差價,從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潤水平。
這種模式的興起給傳統汽車經銷商帶來了較大的變革,原先還是和自己一個陣營的汽車廠商一下子變成了經銷商的競爭對手,雙方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甚至于出現了勾心斗角的情況,讓經銷商的市場環境越來越惡劣,市場的變局之中對于需要經銷商轉型升級、適應新的銷售模式和服務模式的要求越來越多。
第五,經銷商模式的變革已經到了不變不行的狀態。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傳統的汽車經銷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從長期來看,傳統的汽車經銷商模式必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經銷商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需要實現全面的自我革新,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和銷售模式,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
正所致“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只有變化本身”,對于各家汽車經銷商來說,只有實現自我革命式的變革,才有可能在這個大爭的市場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市場的銷量數據其實體現的就是市場的變化趨勢,如何能夠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這可能是擺在各家經銷商面前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