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蔬菜生長完全不受自然條件制約,我們用人工光代替自然光,一年四季都可種植。”楊凌農科集團商業運營公司總經理李猛介紹。
9月10日至11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團走進中國“農科城”楊凌示范區,來到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等地,了解農業科技發展成就、如何做好農業對外開放窗口等內容。
據了解,楊凌是中國最早設立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按照“核心示范、帶動旱區、服務全國”的定位,在農業科技創新、成果示范推廣、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走出了一條依靠科技創新驅動農業現代化的先行之路。
在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植物工廠里,一茬茬蔬菜長勢十分喜人。里面的智能溫室大廳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各式蔬菜種在一排排白色的展架上。
“打開上面白色的板材,下面儲存的全部是循環流淌的營養液。”李猛介紹,里面使用的是全自動化垂直農業生產系統,蔬菜依靠設定好的光照和營養液,實現無土無日光栽培。
他說營養液是全年循環使用的,使用過后會進行回收消毒,重新添加營養成分,節水效率達92%。“在這里,蔬菜生長時間短,能比傳統大田種植縮短三分之一的生長時間。42天即可成熟采摘。”
在產量方面,植物工廠里的這些蔬菜也遠超傳統大田種植。李猛表示,由于采用立體栽培,可以實現同時種10層,產量也是傳統種植的10倍。再加上全年無休的生長采摘,整個算下來,植物工廠里的蔬菜產量能達到傳統種植的50倍左右。
目前,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建有自主創新的智慧溫室和多種不同類型的日光溫室,還建有清潔能源中心、二氧化碳生產車間、水肥一體化供應中心等。
2019年6月14日,在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中國倡議在陜西省設立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作為全國首個國家級農業高新區、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楊凌農業科技聲名遠揚。
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外辦副主任張學明介紹,2021年,上合組織現代農業交流中心基本建成投入使用,為開展上合組織國家農業科技交流合作、科技人才培養、農業技術示范推廣提供基礎保障,推動上合組織國家間農業技術和農業產業的交流和協同發展。
現在,楊凌還聚集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一批農業專業院校、種子研發公司、農技創新團隊,吸引著越來越多上合組織國家學生慕名前來,成為打開農業對外開放的一扇窗。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