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周姝祺
9月12日,AITO問界新款M7正式上市發布,提供大五座和六座兩個版本,售價區間為24.98至32.98萬元,與同品牌中型SUV問界M5落于同一價格帶。這一價格也意味著新款車型較此前版本的最初起售價直降7萬元,與1月降價后的問界M7相比,下調了4萬元。
憑借近期華為Mate 60 Pro的聲勢,此次問界發布會也迅速登上了社交平臺熱搜。
作為華為和賽力斯深度綁定推出的車型,AITO問界系列車型的產品優勢體現在智駕和座艙能力上。此次新款M7新增了1顆激光雷達,并搭載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可以實現不依賴于高精地圖的高速、城區高階智能駕駛。
今年以來,城區輔助駕駛功能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包括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華為、大疆等汽車公司和供應商都在加速推進。其中,小鵬汽車計劃,今年底城區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在50座城市落地;理想汽車則已開通通勤NOA早鳥用戶推送,預計于年底覆蓋100座城市。
但華為在規劃上要領先一步。華為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在發布會現場表示,預計到今年12月份,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區高階智能駕駛輔助將覆蓋至全國范圍,遠超于此前定下的45城計劃。據悉,華為智駕無人泊車功能已經在內部測試。
座艙功能上,新款M7鴻蒙座艙搭載了更多手機應用,多設備交互流暢度進一步提升,具備離線語音導航、語音操控拍照等多項功能。余承東稱,鴻蒙座艙能夠做到像華為Mate 60 Pro一樣的流暢。

在空間和外觀上,此次新款問界M7變動不大,與現款基本保持一致,僅在高度上略有下調。不過,新款M7空間利用度上有了較大改善。官方資料顯示,新款M7大五座版本車內有效空間為3338毫米,略微超過理想L7 Max版本。
作為一款增程車型,新款問界M7在滿油滿電工況下,綜合續航能力為1300公里 ,純電續航達到240公里,后驅版本油耗降低至每百公里5.6L。另外,依靠新增的主動進氣格柵與更低的車身高度,新款M7的風阻系數為0.298cd,優于寶馬X5L 0.31cd。
值得一提的是,或為回應外界對問界M7質量的質疑,此次發布會開場,余承東援引中國汽車質量排行數據稱,問界在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SUV質量排行上,超過了行業平均分值。
新款問界M7搭載了業內首發的全向防碰撞系統,能夠實現前向、側向和后向全向防碰撞能力;AEB最高剎停時速提升至90km/h,可減少90%因注意力不集中和路況復雜造成的交通事故。

此次新款M7發布前,華為車BU CEO余承東曾與渠道商和供應商進行了一次交流。界面新聞獲得的紀要顯示,余承東稱改款M7在車輛整體提升上增加了超過5個億的投入,包括對車身結構件重新開模、改造焊裝產線和采用更多符合車身材料等。
去年AITO問界憑借問界M5和問界M7兩款車型,年銷量達到7.5萬輛,但是,進入2023年后,問界銷量未能實現進一步提升,反而出現接連下滑。
數據顯示,今年8月,問界零售銷量僅為3222輛,同比下滑67.9%。盡管問界今年再度推出了M5智駕版,但對銷量提振作用并不明顯。
余承東承認,“因為經驗不足和閱歷不夠,走了一些彎路”。今年問界將在零售、服務和交付等領域優化,增加門店暗訪等手段,提升整體服務能力。
界面新聞從多家門店了解到,華為已經開始對銷售渠道進行統一管理和調整。華為現有授權經銷商門店將部分陸續轉為類直營門店,銷售人員由華為統一配備,現有銷售人員的勞動合同也會轉為和華為簽署。
賣更多的車是華為向合作汽車公司證明自身能力的重要指標。在賽力斯以外,華為與江淮、奇瑞以及北汽的智選車合作模式正在同步推進。其中,華為與奇瑞合作打造的新品牌首款車型智界S7 已經登陸工信部新產品公示,這將是問界品牌之外,另一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