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今年,國產運動品牌的故事依舊有許多看點。年初,安踏體育經歷了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人事調整,李寧、特步國際、361°等集團也在業務矩陣、渠道策略等方面做出新的規劃,希望在2023年描繪增長新故事。
與此同時,運動品牌面臨的消費環境也不斷發生著變化。大眾線下運動生活恢復,掀起新一輪戶外潮流,“村BA”“村超”等現象級民間賽事帶動更多人參與足球、籃球運動,加上大運會、各城馬拉松等專業賽事的助推,運動熱潮迭起。由此產生的運動鞋服及專業裝備需求,為運動品牌們帶來了諸多增長機會。
近日各大運動品牌陸續發布上半年財報,回答了品牌對復蘇機遇、發展挑戰的應對情況。從直觀的營收數據看,四大國產運動品牌上半年的營收超過500億元,維持著安踏體育、李寧、特步國際、361°的位次排序。除李寧外,其余三大品牌均實現營收與凈利潤的雙位數增長。成績單各有亮點,但不難看出,相比兩年前的高歌猛進,如今運動品牌的增長速度已經集體趨緩。當“國貨紅利”減弱,品牌們也需要找到更有競爭力的長板,來贏得市場的持續認可。
發布財報的同時,品牌們也表明了下半年的增長策略,或指向產品研發升級,或指向渠道結構調整,或指向新業務拓展。同時,亞運會開幕在即,各地賽事遍地開花,更多類型的運動走進大眾視野,品牌面臨著新的機遇。無論如何,品牌已處于新一輪競速賽的賽場內。競賽仍在繼續,我們也可以從品牌財報、上半年的布局策略中,窺見一些提速之計。
加速回歸體育本身,品牌向上
過去兩年,受益于國潮、悅己理念的興起,運動品牌圍繞運動鞋服常服化、時尚穿搭等概念發散,破圈收獲了不少大眾用戶,進入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場景。但由于消費熱點難以捉摸,潮流文化需要做長期深耕,這并不是運動品牌們擅長的事,甚至出現“翻車”事件。
過多宣傳時尚穿搭,也會降低專業用戶對品牌的信任感。因此,運動品牌開始弱化對時尚、潮流的過度強調,在品牌理念、產品功能、營銷宣傳等方面更加聚焦細分體育運動,希望將自己定義為“垂直領域的運動專家”而非“時尚捕手”。
這也是品牌在進行業務回顧時,各自強調“專業為本”“聚焦產品科技升級”“強化產品專業功能性”“從專業引領大眾市場”的原因。上半年業績簡報中,安踏體育在短短八頁PPT內十余次提及“專業”“科技”“運動心智”等關鍵詞,涵蓋旗下主要品牌。
李寧則持續強調提升專業產品的占比。關于如何平衡專業與時尚,李寧集團執行董事兼聯席CEO錢煒表示,“如果把李寧品牌比作一棵大樹,專業運動是樹干,而中國李寧是枝葉······分清樹干和枝葉的關系,夯實樹干,豐富枝葉,這是李寧品牌對產品線的策略和重點,”從另一個角度明確了專業運動之于李寧的意義。
品牌對產品專業功能的強調,可以從鞋類業務中窺見一些端倪。由于運動鞋涉及到面料技術、中底技術、外底技術,相對更有研發難度,能夠幫助品牌建立壁壘,成為國產運動品牌的主要業務。財報數據顯示,李寧、特步國際、361°的營收構成中,鞋類均為“第一品類”,且業務貢獻相對去年有所上升。安踏體育的營收中,鞋類貢獻雖低于服裝,但其在財報中明確提及,安踏兒童“擴大鞋品類增長”,FILA品牌實現“鞋生意持續突破”。
圍繞跑步、籃球、綜訓等各種運動類型,國產運動品牌形成了豐富的鞋類產品矩陣,滿足不同層級消費者的需求。在財報中,品牌們花了大量篇幅描述其專業功能性產品矩陣,展示核心IP的功能迭代及市場認可度,力求在專業聲量方面繼續有所突破。
安踏“馬赫Pro”、李寧“超輕20”、特步“160X5.0Pro”、361°“飛燃II”等新品,均登上對應品牌的財報。李寧特別提及,上半年為核心商品增加了鋪貨門店數量,“飛電3CHALLENGER”“赤兔6PRO”“超輕20”等新品累計售出超過340萬雙,集團上半年的跑步品類零售流水同比提升33%。
在營銷宣傳層面,品牌們也不遺余力鋪設體育代言人、品牌專屬賽事等資源,將品牌與體育運動深度綁定。2023年以來,多個品牌啟動了球星代言人中國行活動,并加大對于馬拉松、籃球等賽事IP的投入。以安踏體育為例,其2023年最重磅的營銷動態之一,當屬簽約球星凱里·歐文。據悉,雙方的合作模式將不止于品牌宣傳層面,歐文將親自參與個人產品線的設計。2024年一季度,安踏將正式推出歐文一代系列產品。
此外,安踏正式將創立于2017年的草根籃球賽事IP“要瘋”從活動升級為聯賽。安踏品牌副總裁、CMO朱晨曄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還表示,未來要瘋賽事將以“概念店+每周賽事”的形式存在,與年輕人愛逛的商圈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一邊借球星抓住資深球迷,一邊以大眾賽事收獲普通愛好者,安踏在籃球領域謀求增長的決心可見一斑。
通過從品牌理念、產品功能到落地活動的配套投入,國產運動品牌在以跑步、籃球為代表的大眾體育運動領域內,逐漸鞏固了自己的專業地位。在此基礎上,品牌們不斷加深對于小眾運動、高端運動的布局,希望更廣泛地樹立起專業形象。361°通過對鐵人三項、水球、空手道國家隊的贊助,以及在電競、滑板、街舞領域的相關合作,來踐行“專業運動”與“運動潮流”雙驅動的運營策略。安踏體育旗下的FILA則在時尚潮流定位的基礎上,聚焦網球、高爾夫、滑雪等商品,帶動專業運動線的占比提升。
FILA于2022年成立高爾夫事業部、推出FILA GOLF子品牌,2023年將高爾夫運動作為重點發力的項目之一。年初,FILA聯合英國奢華汽車品牌邁凱倫,將其超跑科技與空氣動力學概念應用于高爾夫裝備,這也是該科技首次應用于高爾夫用品。FILA還通過高爾夫球場門店、部分常規門店中的高爾夫專區,觸達不同層級的高爾夫受眾,力推相關產品。
FILA與邁凱倫的聯名系列產品,圖片來源:FILA
FILA對于高爾夫運動的大力加碼,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運動品牌的一種向上突破思路。2022年,FILA增速由正轉負,其能否繼續擔當安踏體育的“現金奶牛”引發諸多討論。當時尚潮流的單一故事“失靈”,FILA試圖借助菁英運動講出高端時尚這一復合故事。
FILA大中華區品牌副總裁、FILA高爾夫事業部總經理施睿在接受《華麗志》采訪時表示,未來 FILA要繼續跑下去,最核心的就是品牌向上,包含兩個方面:第一,FILA覆蓋的人群畫像要從時尚運動到高級運動,到菁英運動;第二,真正要做好高端運動時尚品牌,就得跟著高端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去轉變。
不過,在高爾夫運動領域,FILA有著比音勒芬這一有力的競爭對象;面向集團內部,安踏體育旗下的另一品牌迪桑特在高爾夫領域也有所布局。FILA的部分優勢在于本身的時尚定位以及對于女性消費群體的把握,但其未來如何將高爾夫運動“做強”,還需要繼續加以觀察。
以效率為核心,渠道的收與放
盡管在財報、日常發聲中,運動品牌將品牌化、專業化作為故事主題,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需要更接地氣的渠道策略來承接品牌概念,提升運營效率與實際業績表現。
提高效率的背景之一,在于品牌們居高不下的庫存積壓量。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品牌存貨金額逐漸走高,到2022年,各品牌的存貨達到近兩年峰值。今年的消費提振基調為去庫存提供了需求出口,在此基礎上,品牌們的渠道策略也做出了調整,以更好消化庫存,提高運營效率。
為優化庫存結構,打折促銷是不可避免的舉措。安踏體育的財報顯示,去年FILA品牌便增加了折扣力度。據中信建投研報數據,李寧把新品3個月折扣率由2021年的80%-90%降至2022年的70%-80%。今年一季度,李寧繼續打折策略,線下零售折扣同比增加。但打折清庫存的同時,也折損了品牌利潤。今年上半年,李寧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為促進消費,增加了線上渠道和零售終端的折扣力度。
去庫存的另一舉措在于調整產品結構。361°在電商渠道售賣的主要為線上專供款,由品牌自有供應鏈生產,保證能夠快速應對需求端變化。線上專供款在性能、顏值、個性方面與實體店產品形成差異化布局,該部分產品搭配過季庫存產品實現連帶銷售,從而幫助集團清理部分庫存。
安踏體育也在財報中表示,“對獨家在線產品與過季商品和當季商品的搭配占比進行調整,以匹配各電子商貿平臺的定位,優化商品選擇機制,更有效地發揮電子商貿作為去庫存管道的作用,消化在去年充滿挑戰的環境下累積的庫存”。其中,FILA品牌對安踏體育短視頻及直播業務的增長提供了有力助推。飛瓜數據顯示,FILA在抖音平臺擁有近百個自播賬號,近半年內約95%的銷售額來自品牌自播。賣得最好的產品中,既有2021年、2022年上市的明星款老爹鞋,也有品牌于今年順應戶外出行熱潮推出的新款川行鞋、山丘鞋。
系列舉措之下,運動品牌們的庫存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安踏體育、李寧、361°的庫存周轉天數均有一定程度下降。361°表示,其存貨約91.5%為成品,且主要為2023年夏季及秋季產品。隨著電商季到來,該部分庫存或有望在年底前得到消化。
提高效率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線下風向的轉變與門店運營的承壓。在線下布局方面,品牌們不再單一追求門店數量,而是將運營提效、結構調優作為共同目標。以下沉市場為主、主打性價比的361°、特步國際保持了繼續開店的節奏。其中361°的第九代形象店數量繼續增長,截至2023年6月30日,該類門店占比相比去年年末增加7.8%。在門店設計與裝修上,第九代門店更為簡潔、適應年輕消費者偏好,力求降低裝修成本,提升店鋪效益。
一二線城市占比相對較高的安踏體育及李寧則明顯放緩開店步伐,FILA、迪桑特、可隆、李寧、李寧YOUNG甚至收縮了門店數量,在財報中明確提及“關閉低效門店”“優化店鋪結構”等關鍵詞。FILA基于其覆蓋時尚、高級運動人群的考慮,將繼續拓展高端商圈、切入更多場景;李寧則更加注重對旗艦店、標桿店、超級奧萊店的布局,大有提升品牌形象、消化庫存兩手抓的意圖。
為提高門店運營效率,運動品牌們在終端門店開展了多種實驗。依托數千家線下門店,開展門店直播已經成為品牌的共同舉措。安踏體育在財報中表示,“聚焦自播,品牌以私域流量進行直播”。據CBNData觀察,門店積累的私域用戶便是其直播流量的重要來源之一。FILA的抖音自播之所以能夠取得如前所述的成績,為安踏體育的電商增長貢獻重要增量,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各地的門店直播。飛瓜數據顯示,近半年內FILA多個河北省門店賬號的自播銷售額位居前列,與此相對應,FILA在抖音的消費者畫像中,來自河北省的占比超過10%,遠超其他省份。
而李寧也在財報中表示,今年旨在將內容制造、直播業務作為終端門店的重要核心能力,上半年已經在核心門店開展了直播,初步建立起店員的自主直播能力,未來將進一步提升直播轉換效率,挖掘顧客的離店交易場景。
隨著平臺端對于生活服務的布局不斷深入、相關基礎設施得以完善,品牌的終端門店運營或許還存在著新的空間。2023年4月,抖音在APP內上線商場頻道,展示商家信息、售賣商家到店團購或代金券。目前,運動品牌們的門店也被展示在團購頻道,不過尚未有商品上線。
經過上半年的調整,國產運動品牌向著更專業的方向、更精準的領域、更高效的運營方式轉變。隨著亞運會即將開幕、2024年奧運之年臨近,繼續加持體育運動賽道,也為品牌們帶來了新的時機。以361°為例,今年是品牌成立二十周年,下半年是其保持增長勢頭、向百億營收大關沖刺的關鍵。以亞運會為契機,品牌通過贊助、開設亞運旗艦店、發布馬拉松競速跑鞋新品等行為,意在進一步強調其對跑步領域的布局。
對于運動品牌來說,賽事的意義不僅聚焦于比賽本身,而是由此帶來的全民運動熱潮及衍生場景。今年以來,全國各地舉辦多場賽事,完善對于體育產業的布局,涉及足球、籃球、排球、高爾夫、國際象棋、圍棋等項目,這些賽事背后,是運動品牌們希望觸達的更廣泛圈層用戶與場景。
總體而言,運動品牌們一邊面臨著積極的外部環境,一邊需要突破品牌自身的增長局限,在提高品牌辨識度與競爭力方面更進一步。在財報中,我們看到了品牌對于新增長引擎的一些探索,例如安踏體育的戶外品牌,特步國際的新品牌索康尼。
但其能否復制之前的經驗,增長能否接力發生,答案還未可知。放眼更大的市場,國產運動品牌在國內市場超越國際品牌不足兩年,要想在與耐克、阿迪達斯的競爭中守住陣地,未來走向海外分得更多蛋糕,唯有繼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