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讀懂財經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畜牧業國家之一,國內畜牧業市場規模超過10萬億。水大魚大的畜牧業也誕生了不少產業巨頭。A股已經出現10家生豬養殖企業,8家肉雞養殖企業,其中養豬龍頭牧原股份市值更是已經超過2200億。
養豬的、養雞都跑出大公司了,但養羊的企業卻是例外。至今為止,A股仍然沒有一家肉羊養殖企業。港股倒是有一家兼做牛羊肉和罐頭業務的上海梅林,但市值不到牧原股份的1/25。
雖然肉羊養殖沒有出大企業,但市場規模卻一點也不小。我國羊肉市場規模超過4500億。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羊肉也始終保持一個穩定增長的態勢,2022年國內羊肉產量同比增長2%。如此說來,肉羊養殖會是中國畜牧業的下一塊蛋糕嗎?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肉羊養殖仍處于“小農經濟”。雞、豬的供給主體大部分已經由散養戶切換到了大企業。而肉羊供給的主體仍是散養戶。按照肉羊養殖企業青青草原董事長路乃為的說法,90%的羊肉是散養戶提供。
2、養殖效率制約了肉羊養殖規?;l展。多數母羊具有季節性發情的特征,母羊繁殖間隔較長,導致羊肉各個季節供給極不均衡,影響了羔羊肉的規模化和穩定性,不利于企業規?;\營。
3、肉羊養殖很難進行產業整合。集約化養殖是企業進行產業整合的基礎,在集約化模式下,企業的管理效率和出欄率都會大幅提高,為企業規?;l展后的產業整合提供了支撐。但與豬、雞的集約化養殖(圈養)不同,優質肉羊以散養為主,加大了產業整合難度。
01 肉羊養殖:畜牧業的價值洼地
畜牧業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之一,總產值在農林牧漁等第一產業中占比超過26%。
不僅占比高,畜牧業的增長還很快。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2年國內畜牧業產量同比增長3.8%,超過里糧食產量同比增速(0.5%)、水產品同比增速(2.7%)以及木材同比增速(-7.7%)。中研網預計,到2023年中國畜牧業總產值達到10.8萬億元。
正因為如此,水大魚大的畜牧業誕生了不少大公司。比如,A股生豬養殖板塊中有10家上市公司,肉雞養殖板塊也有8家上市公司。但在畜牧業里,養羊生意無疑是個例外。至今為止,A股中一沒有家養羊的上市公司。
港股中倒是有一家布局羊肉業務的上市公司,上海梅林有兼具牛羊肉以及罐頭業務,但總市值只有71億。反觀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總市值超2200億。換句話說,布局羊肉業務在加上其他多業務線加持的上海梅林市值不到牧原股份的1/25。
這樣的市值差距很難用市場規模來解釋。我國生豬養殖市場規模雖然在萬億級別以上,但2022年的羊肉市場規模也超過4500億。
在如此大的市場規模下,肉羊養殖競爭格局卻是極為分散。按照肉羊養殖企業青青草原董事長路乃為的說法,中國羊產業現狀是90%的羊肉是散養戶提供。反觀其他養殖產業,其供給主體大部分已經由散養戶切換到了大企業,比如以前70%以上的肉豬由散養戶提供到如今70%以上的肉豬已經由大企業提供。
肉羊養殖競爭分散也體現在出欄量數據上,2020年羊出欄量100只以上的規?;B殖比重為43.1%,而同期出欄500頭以上豬養殖場出欄量占比達到57%。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養羊不能像養豬一樣從散養轉變到企業集中養殖呢的?
02 養殖效率制約規?;\營
對比羊肉與豬肉會發現一種有意思的情況,羊肉價格更高,但企業利潤更低。
近七天,全國羊肉價格22.61元/斤,同期豬肉價格10.59元/斤。而高售價沒有帶來高利潤,根據自媒體“五環外”報道,大部分情況下,養羊企業的年利潤率不到6%。作為對比,牧原股份在豬肉價格下行的2022年凈利率依然達到了11%,而當豬肉價格上漲時,牧原股份凈利率甚至能超過50%。
羊肉價格高,利潤低的核心是養殖效率低。與母豬全年發情不同,多數母羊具有季節性發情的特征,比如綿羊和山羊均為短日照季節性多次發情的動物,即均為夏末和秋季發情。
季節性發情的特征,導致各個季節的養殖成本變化不大,但羔羊的出欄量卻極不均衡,企業需要在“旺季”的時候把“淡季”的錢賺出來,無疑加大了養羊企業規?;头€定性運營的難度。舉個例子,像豬全國各地基本都有了工業化屠宰場,但羊屠宰場仍然以小作坊為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季節出欄量差別較大,造成產能利用不穩定。
羔羊出欄量不平衡,多少有些類似同樣具有強季節性特征的雪糕產業,由于淡旺季利潤差異較大,市場大部分的雪糕品牌都出自于奶制品企業,能做到獨立運營的雪糕品牌較少。
除了季節性特征外,羊的繁殖效率也較低。以和豬的對比為例,一只豬一年可以生殖2-3次,每胎可以生10只左右的小豬仔。而各個品種的羊平均下來,兩年生殖3次,并且一胎只有1-5只。不僅繁殖效率不高,羊的生長期也較長。豬一般6-7個月出欄,而羊雖然每個品種出欄時間都有一定差異,但大部分都是6-8月出欄。
季節性出欄不平衡,每胎“產能”較少,再加上較長的生長期等多重因素下,養羊的投入產出比低于其他養殖業,自然也就影響了企業布局的積極性。
從整個羊產業鏈看,即使有企業想做大布局,也有一拳打在棉花上,不好發力的感覺。
03 難以整合的產業鏈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產業鏈整合對企業做大至關重要。比如,牧原股份就形成了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商品豬飼養、屠宰肉食為一體的豬肉全產業鏈布局。
反觀肉羊產業的產業鏈整合程度就并不高。舉個例子,在內蒙古自治區的興安盟和通遼,羔羊被販賣到山東和河北進行育肥,育肥之后再賣到新疆。商品需要經過5000公里的運輸,經過十幾個環節才能到達消費地?!叭f里大運輸”恰好說明肉羊產業發展還處于初級,產業鏈各個環節間沒有打通。
肉羊養殖產業難以整合,主要受到了養殖模式的影響。縱觀能夠實現規?;B殖的畜牧業,大都具備集約化生產的特點,比如豬、雞都是在養殖場內進行“集中填鴨式養殖”。在集約化模式下,企業的管理效率和出欄率都會大幅提高,為企業規模化發展后的產業整合提供了支撐。
反觀肉羊養殖仍然以放養為主,并且未來除非出現新的創新性技術,否則散養為主的模式也很難改變。羊是偶蹄目反芻動物,也就是說它有四個胃(網瘤瓣皺)。這決定了羊不能像豬、雞等動物一樣只吃飼料,而是需要吃“百草”,并且吃完之后也需要進行“散步”消化。所以,放養更有利于羊的生存,而集約化飼養反而容易導致羊疾病多發。
在放養為主的模式下,企業很難進行上下游整合。一方面,放養不僅要求企業整合牧場,砸更多的資金,最終使整合難度數倍集約化養殖企業。更重要的是,放養使企業形成競爭優勢和壁壘贏得市場競爭,進而完成上下游的整合。
比如,在集約化養殖下,牧原股份自建飼料廠,不僅可以自主研發營養配方提高生豬養殖質量,也可以根據市場原材料價格變化趨勢及時調整飼料配方降低養殖成本。最終,靠著品質和成本優勢擴大份額,實現對行業的整合。而放養更看重牧場的自然條件,企業之間不會拉開成本和品質的差距。在沒有明顯競爭優勢的情況下,肉羊養殖的企業也就很難有能力去收購優質的牧場。
況且與其他養殖業相比,肉羊養殖對優質種羊要求更高,要求養殖企業不僅要整合場地,也要整合優質種羊。而優質種羊分布在新疆、陜西、內蒙等不同的本地商戶手里,這些商戶靠著優質種羊也能保持穩定收益,輕易不會將自己的優質種羊拱手讓人。
養殖效率低且呈現的季節性特征,制約了企業的規?;l展,放養模式又加大了企業整合產業的難度。在這兩道枷鎖的制約下,肉羊養殖大市場小公司的特征仍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