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
9月11日,華為產業鏈延續強勢,其中星閃概念持續活躍,冠石科技(605588.SH)4連板,榮聯科技(002642.SZ)2連版、創耀科技(688259.SH)2個交易日大漲42.45%,華映科技(000536.SZ)、新綸科技(002341.SZ)、九聯科技(688609.SH)等漲幅靠前。
消息面上,據華為官方商城上的信息,HarmonyOS 4.0及以上的華為部分型號手機支持使用星閃,目前HUAWEI Mate 60系列手機支持該功能。
這些被爆炒的華為概念股多數為小盤股,多在20億元到90億元之間。9月4日到9月8日漲幅超60%的華映科技市值80億元。捷榮技術(002855.SZ)上周股價大漲近58%,市值也不過57億元。
冠石科技總市值不過45億元;榮聯科技總市值不超57億元;創耀科技總市值不過87億元。
而被市場爆炒的華為概念股業績也多處于虧損或下滑狀態。根據界面新聞統計的被爆炒的27只華為概念股中,18家公司2023年業績出現下滑,有的甚至大幅虧損。
比如,被爆炒的華映科技主營業務為新型平板顯示器件、液晶顯示屏等,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5.11億元,同比減少63.99%;歸母凈利巨虧7.27億元,同比大降近99%,該支股票在連續多天漲停后,9月11日主力資金開始趁機拋盤,9月11日股價下降8.78%。

在華為概念持續上漲的同時,多只熱門概念股出現明顯拋壓。
9月11日上午,Wind數據顯示,22股主力資金凈流出超1億元,多只華為概念股出現明顯拋壓。中國衛通遭大幅拋售近5億元,張江高科(600895.SH)、科大訊飛(002230.SZ)、海格通信(002465.SZ)、華映科技、易華錄(300212.SZ)、華力創通(300045.SZ)均出現顯著反壓。
這其中誰又是真正的華為概念股?在choice上,華為概念股多達597家,行業涉及傳媒、電力、電子、國防軍工、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通信、有色金屬、社會服務、汽車、交通運輸、家用電器和建筑裝飾等,甚至還包括2家房地產公司和3家醫藥公司。
4連板的冠石科技9月8日公告,華為并非公司直接客戶,相關收入占公司營收比例約1%—2%,對公司業績沒有重大影響。
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顯示器件及特種膠粘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中半導體顯示器件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號連接器、液晶面板及生產輔耗材等,主要應用于液晶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等帶有顯示屏幕的消費電子產品。
就近期市場關注的熱點概念而言,冠石科技直接客戶主要為京東方、富士康、華星光電、彩虹光電等顯示面板制造商,公司生產的功能性器件產品中僅有小部分最終應用于華為手機,華為并非公司直接客戶。該部分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約為1%—2%,收入占比較小,對公司業績沒有重大影響。敬請廣大投資者理性投資,注意防范投資風險。
9月8日,榮聯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榮聯科技作為華為經銷商,在業務層面上有合作,但公司實際并未參與華為手機相關技術工作。據了解,榮聯科技是星閃聯盟的理事單位。
相關報道也指出,多家上市公司回應自己并非華為供應商。
- 衛星通信廠商盟升電子(688311.SH)回復稱,公司不是華為供應商;
- 功能芯片廠商卓勝微(300782.SZ)回復稱,2021年起已非華為供應商;
- 顯示模組光電子器件廠商聯創光電(600363.SH)稱,公司背光源手機端業務在去年已大部分剝離,華為或有小部分訂單未執行完,存在用到Mate 60 Pro的可能,但背光源不是此后公司主要產品;
- 蘇大維格(300331.SZ)證券部相關負責人稱,據其了解公司未向Mate 60 Pro供應產品,具體信息以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