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直通IPO 呂鑫燚 盛佳瑩
智慧停車賽道或將迎來一個IPO。
近日,愛泊車母公司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慧互通”)辦理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
這并非智慧互通首次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公開信息顯示,智慧互通曾于2021年1月18在河北證監局辦理過上市輔導備案,擬在科創板上市。彼時輔導券商為中信建投,但輔導過第五期(2022年4月14日)后,智慧互通或主動申請撤回輔導備案。
2022年6月,智慧互通改由東興證券輔導進行二次上市輔導。此次智慧互通再次更換輔導機構,已經是第三次備案上市輔導。
智慧互通成立于2015年,從最初以愛泊車品牌為主切入智慧停車領域,到如今業務延伸至整個城市級智能路網,“織”起了一張愛通行(AITS)、領航者(AIPILOT)、超級視線(AISUPER EYE)等多個品牌線的業務網。
智慧互通在構建生態之際,吸引到決心造車雷軍的目光,截至目前智慧互通最后一輪融資的資方就是小米集團。此外,成立至今,智慧互通獲得高榕資本、蔚來資本、中金資本、綠動資本、深創投、中關村啟航基金、中關村科學城等一線資本的投資,投資方陣容堪稱豪華。
來源:天眼查
智慧互通的野心也逐漸彰顯,瞄準的是整個智慧交通市場。據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公布的數據,2020年中國智慧交通市場規模達到1658億元,預計2023年規模將達2432億元。
大場景,小切口
“交通擁堵”和“停車難”一直以來是城市交通出行的兩大難題。
市場痛點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極大的商機。“這兩大難題是世界性的,是世界城市發展的共性難題,可以歸納地講,城市要發展,基本上都會遇到這兩個問題。”
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閆軍目光敏銳。之前,他曾于2012年創立文本大數據領域公司智慧星光,三年時間便帶領團隊做到了業內領先位置。
隨著智慧星光團隊管理團隊日漸成熟,閆軍開始新的自我挑戰,想要解決城市交通痛點。
為了找到解決方案,閆軍遠赴美國考察,但是美國也沒有完整的解決方案。彼時,人工智能正處于爆發式增長的前夜,閆軍萌生了創立一家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交通出行難題的企業的想法。
但整個智慧交通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閆軍清楚地知道,對于一家初創企業來說,資源有限,“建立一個銳利的切口”變得異常重要。
閆軍通過市場研究發現,“動態交通解決擁堵問題發生的場景是‘在路上’,而靜態的停車難題是在停車場景中發生,而起點與目的地都圍繞著停車場景發生。停車場景一端連著駕駛人的生活,一端連著的出行乃至消費。”
這個場景顯然更有商業想象力,閆軍毫不猶豫選擇了停車這個“小切口”。
2015年中旬,智慧互通在北京成立,并確立了第一個子品牌愛泊車(AIPARK)的發展路徑,即以大數據平臺架構、人工智能技術及軟硬件集成融合,以“互聯網+AI”模式連接城市停車數據對城市停車信息進行可視化管理,以滿足城市管理和市民停車的需求。
在業務模式上,愛泊車也另辟蹊徑,主打差異化競爭。不同于其他智慧停車公司以B端社會商業停車場為核心,愛泊車以路側開放式泊位管理重點切入,結合C端增值服務進行連接,形成閉環,同時在業態上聯合包括停車、維護、金融以及其他衍生領域,構建起一套To BC的模式。
這樣一來,愛泊車的商業變現能力變得更強。
為此,愛泊車還首創了AIPARK SKY EYE高位視頻停車技術,但光有技術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技術落地。
前期,由于新技術沒有實際的應用案例,幾乎沒有客戶愿意嘗試,閆軍便自掏腰包建設試點,花了兩年時間進行技術測試,直至將技術打磨成熟。
2016年,愛泊車AIPARK CITY產品技術經招商引資方式首先在張家口建立起城市級智慧停車的應用案例,很快又在石家莊完成了省會級城市的智慧停車應用案例。
2017年下半年,愛泊車AIPARK CITY產品技術開始為北京客戶提供了高精度機器智能及無人化電子收費的技術服務。
此后,愛泊車迅速打開市場,相繼拿到廣州、上海、天津、福州、成都等超40個城市的城市級停車項目,在業內站穩了腳跟。
與此同時,資本也開始進入。2017年至2019年三年時間,智慧互通完成了四輪融資,投資方既有張家口金控等國家隊,還有蔚來資本等產業投資方和高榕資本、中金資本等一線投資機構。
盡管差異化競爭,發展迅速,但愛泊車并沒有放棄對B端社會商業停車場的布局,這依然是停車領域的重要場景,但在這個場景下對手林立,ETCP停車、停簡單、捷順科技已經運營多年,此時智慧互通只有找到新的發展曲線,才能突出重圍。
雷軍看上愛泊車的生態,將碰撞更多火花
以后視鏡的視角來看,改變智慧互通發展拐點的時間是2020年。這一年智慧互通有兩個新故事:愛通行、小米雷軍。
愛通行是智慧互通第二個子品牌,于2020年正式運營。但是,愛通行最初的構思誕生于2016年。“2016年,我們拿到商標后,就開始架構愛通行的技術,但當時公司的重心是希望先從愛泊車業務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閆軍說道。
直到2020年后,愛泊車逐步在業內站穩腳跟,并完成6輪融資。彼時,智慧互通在過去數年的收入增速均超過100%,2020年智慧停車業務實現同比超過150%的增長。
在愛泊車站穩后推出愛通行,智慧互通開始兩條腿走路。
愛通行主要針對道路交通場景,基于全息路口技術,對路口數據進行全方位場景信息采集后,匯聚到全息路口管理平臺,最終建立起全方位、立體的城市交通路口全息監管體系。
從具體場景來看,以交通易堵、事故多發、違行違停的路口為例,愛通行可以幫助路網聯動協同的全局配時,助力路口通行更高效。在停車難、停車亂、易擁堵的重點區域,愛通行用AI技術,賦能車位供給側智慧管理,解決交通秩序混亂與擁堵。
愛通行的落地標志著智慧互通完成從“靜”向“動”的蛻變,對于智慧道路賽道有了更多話語權。
而這正好擊中了小米的需求。
在官宣造車的半年后,小米把橄欖枝拋向了智慧互通。2021年8月,智慧互通完成小米投資的戰略融資。彼時,小米戰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蔣文表示,“期待愛泊車的進步,進而與小米智能生態多場景業務產生更多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決心ALL IN造車后,小米的第六次對汽車產業生態投資。此前分別為,專攻ADAS技術的縱目科技;激光雷達獨角獸禾賽科技;智能車供應鏈公司幾何伙伴;鋰業龍頭贛鋒鋰業;前長城動力電池事業部的蜂巢能源。
智慧互通通過在靜態停車場和動態道路的布局,有利于小米汽車未來自動駕駛的發展。尤其是在智慧互通旗下,愛泊車和愛通行大規模落地應用,能為小米汽車自動駕駛提供助力。此外,愛泊車toc的APP,或許也會和小米手機形成聯動。進而使小米汽車,形成手機、汽車、道路三位一體的絲滑駕駛體驗。
對智慧互通商業模式認可的不止小米,自從愛通行落地后,智慧互通開啟了融資收割期。
2020年,僅一年內,智慧互通就連續完成4輪融資。其中不乏高榕資本、深創投等知名VC。
截至目前,智慧互通大股東為閆軍持股比例為17.51%。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最大外部股東為北京中美綠色投資中心持股比例為8.39%,蔚來汽車持股比例為2%。
拿到資本助力后,愛通行在商業化側也取得進展,2021年愛通行拿下北京通州區智慧交通管理平臺項目、三亞市城市超級大腦項目,2022年,又中標河北高速智慧交管一體化指揮調度平臺項目、北京市昌平區域交通綜治建設等智慧交管市場等。
雖然這段期間是智慧互通的高速發展期,但是自2021年完成小米融資后,智慧互通就三次沖擊IPO,在無實質性的融資動作。但從行業來看,其他競爭對手仍有融資推進。
9月9日,“ETCP停車”完成A輪融資,由源代碼資本、SIG、易車網等投資;5月,CTP停車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由聚源通匯資本獨家領投。
雖然暫無融資動作,但近年來,在業務側智慧互通仍有新故事。
愛泊車、愛通行本質上都是針對道路場景布局的業務,圍繞道路做更深層研究后,智慧互通又將目光鎖定在和智慧道路相輔相成的自動駕駛中。
智慧互通推出子品牌AIPilot(領航者),通過自動駕駛無人車融合自動化控制、超級計算、多模態感知、中央計算芯片、智能路網等技術。落地于路網巡檢、邊境巡邏、城市治理、物流配送、生活服務等領域。目前,領航者道路巡檢無人車,已在河北張家口市橋東區空港經濟開發區落地進行測試。
從愛泊車到愛通行再到領航者,智慧互通逐步織起一張數字道路網。在這過程中,智慧互通也逐步在業內站穩腳跟。前不久,GB/T 34680.5-2022《智慧城市評價模型及基礎評價指標體系 第五部分:交通》發布,智慧互通科為起草單位,閆軍為起草人。
從停車到道路再到無人駕駛,智慧互通,從點到線,鋪了一個數字交通的面。而在這期間,智慧互通建立起的生態才是其最大的核心競爭力,也是小米看中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