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對于碳酸鋰市場而言,“金九銀十”的預期將要落空。
9月8日,上海鋼聯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下跌3000元,至19.85萬元/噸,年內第二次跌破20萬元關口。
碳酸鋰為主要鋰鹽產品之一。電池級碳酸鋰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磷酸鐵鋰、鈷酸鋰以及部分三元鋰類的正極材料;工業級碳酸鋰則主要應用于傳統陶瓷、玻璃等行業。
上次碳酸鋰跌破20萬元關口發生在4月12日。上海鋼聯數據顯示,當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下跌至19.9萬元/噸,較去年11月約60萬元/噸高點跌去約67%。
兩次價格跌落時的背景不盡相同。
“上次下跌主要是由于年后下游訂單不見好轉,疊加當時寧德時代提出的‘鋰礦返利’計劃加速了跌勢,導致訂單停滯。”上海鋼聯新能源研究員李攀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她進一步指出,本次下跌,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場對傳統的“金九銀十”需求預期的不樂觀。
我的鋼鐵網數據顯示,從9月下游正極廠商排產情況看,鐵鋰正極的訂單量環比增長8%,三元材料環比下降3%,雖碳酸鋰耗用量仍舊環增2000噸,但市場交易旺季不旺造成盤面走跌。
“另一方面,碳酸鋰期貨市場也對現貨價格有所影響。”李攀表示。截至9月8日收盤,碳酸鋰期貨2401合約報收17.65萬元/噸,下跌4.95%,近兩日累計跌幅約8%。
“下游廠商訂單量不及預期,疊加價格處在下行期,廠商沒有太強補庫意愿,導致采買意愿仍舊偏弱。”李攀表示,從上游鋰精礦環節看,當前低品位礦產的碳酸鋰成本與現貨價格已出現倒掛,進口低品位礦的流通性較低。
據上海有色網(SMM)了解,因當前鋰價不理想以及采礦隱形成本過高,部分非洲礦山選擇在近期減產停產;鋰礦進口貿易商也因持貨成本和下游要價過低而選擇減少報價以及出貨。
減產情況在外購鋰礦的碳酸鋰加工廠商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五礦期貨指出,外購鋰礦鋰鹽廠商部分檢修、減停產,或增加代工份額。
李攀也表示,“按照當前的碳酸鋰價格,外采鋰礦加工生產碳酸鋰的廠商處于成本倒掛的情況,不得不停產。”
從庫存情況看,我的鋼鐵網數據顯示,下游廠商碳酸鋰庫存僅維持約一周的量,而上游鋰鹽廠,四川和江西地區可售碳酸鋰庫存也不高。一旦現貨價格跌破廠家的出貨意愿價,廠商減產與停產檢修局面或增加。
當前,鋰鹽廠商挺價情緒在加重。富寶資訊顯示,由于鋰價跌破20萬元/噸,部分鋰礦客戶預期底部將至,近期非洲當地鋰礦貿易商的交投逐步活躍起來;國內低價礦石貨源難尋,部分持貨商不參與報價,持貨待漲。
針對接下來的鋰價走勢,李攀認為,預計9月底開始反彈,10月繼續反彈支撐到11中旬補庫結束,之后價格會再逐漸回落。
在此期間,下游電池廠商也有參與價格博弈的可能。她指出:“上游可售庫存較低,下游電池廠在成品庫存仍較高的情況下,可以借此與上游鋰價進行博弈,對碳酸鋰價格反彈進行一定抑制。”
中信期貨研究指出,從碳酸鋰基本面來看,今年總體將小幅過剩,但市場對旺季的期待和對低鋰價造成的供應負面影響產生了分歧,導致鋰價仍處在震蕩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金九銀十”補庫的預期將不斷減弱。
“預計9月碳酸鋰價格主要將在18萬-21萬元/噸之間波動。”李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