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青島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初心,譜寫鄉村振興新藍圖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青島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初心,譜寫鄉村振興新藍圖

充分發揮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主力軍作用,堅定不移為農、利農、惠農,切實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水平、多層次金融服務。

文| 徐雅琳

“郡縣治,天下安”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方式。

作為國內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在“支農”“支小”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作為前身為整合農村信用社成立的商業銀行,青島農商銀行自誕生之日起便深深打上了堅持服務“三農”與小微企業的烙印,成為其立身之本、從業之基。近期發布的青島農商銀行2023年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 436.61 億元、戶數 5.42 萬戶,較上年末增加 36.47億元。綠色貸款余額 92.52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20.56 億元。這兩項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在青島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部署下,今年上半年,青島農商銀行進一步明確了“金融報國”“金融為民”等六個價值觀導向,持續深耕主責主業,充分發揮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主力軍作用,堅定不移為農、利農、惠農,切實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水平、多層次金融服務。

立足農業農村,打造金融標桿,涉農貸款余額居全市銀行首位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建設“農業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體現。要建設“農業強國”,必須要“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青島作為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在新的時代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明確了建設“農業強市”的新目標。

作為一家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努力做全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主力軍,緊跟城市發展戰略,緊密對接落實市農業農村局有關工作政策,持續釋放發展動能和市場空間給農村金融市場,面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任務,堅持打造鄉村振興標桿。

如何答好“支農”答卷,成為全國農商銀行中的鄉村振興標桿呢?

青島農商銀行量化鄉村振興目標,建立圍繞涉農貸款規模、貸款結構、服務質量、風險防控等多維度的鄉村振興指標體系,明確“鄉村振興”一把手工程地位。

一方面,青島農商銀行通過總行普惠金融部牽頭,幫助分支機構立足區域特色優勢,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村鎮、重點客戶四個維度,全面梳理傳統農業龍頭企業等頭部客戶、鄉鎮產業園區的配套企業等腰部客戶以及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的共富公司等農村新興經濟體,分層建立優質客群“白名單”,加快重點客戶精準觸達和定制化營銷。

去年11月,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鼓勵銀行和保險機構在政策允許、風險可控、合規的前提下,積極開發專項信貸和保險產品,提升預制菜行業企業抗風險能力。青島農商銀行聞令而動,在2個月后便為膠州市某供應鏈企業發放50萬元信用貸款,以實際行動助力當地預制菜產業發展,這也是青島市首筆“預制菜貸”業務。

另一方面,青島農商銀行加強高質量產品供給和渠道建設,深入市場、摸清需求,結合農村信用體系、“德育鄉村”等重點項目,創新研發鄉村振興特色金融產品和線上營銷渠道,真正將產品和渠道融入產業鏈、融入生活圈,深度綁定客群。

一直以來,青島農商銀行依托5000余名從業人員、350多個營業網點,為2000個村居、102萬人口開展了“整村授信”,為500余戶市級以上示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建立了農村信用信息庫和信用評價體系。

以平度市口子村為例,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支行通過貸款助農造田還耕,助力村民將4000畝山巒開辟出2000畝櫻桃園。

櫻桃園建成了,還需要有交易市場,才能將櫻桃產業發展起來。

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支行再次為該村提供金融支持,協助其建起日吞吐量40噸的櫻桃交易市場,為全國各地采購商和果農提供了交易場所,鞏固了櫻桃產業鏈的穩定發展;并為收購商、果農創新了“豐收e寶”“政銀e站通”“掃碼付”等科技結算工具,為他們提供高效便捷的結算服務。

截至目前,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支行累計為該村投放貸款1500萬元助收購,累計發放櫻桃產業鏈貸款過億元,建起集產、供、銷于一體的大櫻桃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全力服務廣大種植戶。

出于打造“鄉村振興標桿”的考量,青島農商銀行制定《青島農商銀行鄉村振興標桿建設方案》及實施細則,圍繞“黨建、信用、支付、產品、數字化”五項重點明確三年工作指標,形成以“芯養貸”“鑫保貸”等產品為代表的“銀擔合作類+專項支農類+支農貼息類+線上支農類”與“特色支農類”“4+1”支農信貸產品體系。

截至2023年6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為573.23億元,相比年初增長了24.58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比例為22.77%;涉農貸款余額占全市的12.50%,持續位居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首位。

在金融時報于今年上半年組織的“2022年度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金龍獎”評選中,青島農商銀行斬獲“最佳服務鄉村振興銀行”獎項。

綜上種種,我們不難發現,青島農商銀行已經把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擺在全行轉型發展的突出位置,切實發揮支農的主力軍作用,以更強決心、更大力氣、更實舉措,深耕“三農”市場,不斷厚植全行高質量發展基礎,努力打造支撐該行未來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極。

幫扶民營小微,貢獻金融力量,連續 9 年榮獲“小微企業先進經營單位”稱號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向高質量發展,小微企業在助推經濟轉型升級中舉足輕重。

作為扎根青島本地,服務青島本地的地方法人銀行,青島農商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

截至2023年6月末,青島農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1122億元,較年初新增53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436.6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6.47億元,戶數達到5.42萬戶。

取得如此成績,背后是青島農商銀行始終有一顆“國之金融大者”的心,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滿足小微企業以及人民群眾的金融需求。

2023年2月8日,青島農商銀行與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正式啟動“政銀攜手益小微”系列活動。針對此次活動,青島農商銀行推出了“益小微稅e貸”“益小微人才貸”“益小微擔保貸”“益小微專精特新貸”等多款專屬信貸產品來滿足客戶各式各樣的信貸需求。上半年,該行共計開展“益小微”系列客群宣講、營銷對接活動近300場,為千余戶小微客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25億元。

與此同時,青島農商銀行積極參加青島市科技局、民營經濟發展局舉辦的銀企對接活動,開展“春雨行動”“行長訪小微”“首貸信用貸宣傳”等客戶走訪活動,為企業“融資難、放款難”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推動小微企業系列信貸政策貫徹落地。

此外,青島農商銀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小微企業信貸供應充足奠定基礎——

打造普惠業務信貸工廠,進一步優化信貸流程,通過簡化普惠小微貸款資料、調整貸款審查審批流程、暢通線上渠道、調配考核資源等舉措,全面提升辦貸效率與客戶體驗,全力保障信貸供給,保證每年小微企業貸款新增投放量保持不低于60億元。

在以上措施的基礎上,青島農商銀行進一步為小微企業考慮,分批次、分步驟開展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2023年以來累計減息5萬多筆,貸款余額270億元,為小微企業減免利息64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青島農商銀行將人民銀行普惠新增獎勵資金全額計入分支機構考核利潤,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優惠政策真正傳導到位,落實到位。

6月,青島農商銀行連續第9次被監管部門評選為年度“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先進單位”。近日又以第1名的成績被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單位評選為2022年度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業務先進單位。

強化科技賦能,夯實金融基石,高效服務700余萬城鄉居民

當今世界,數字經濟風起云涌,智能化浪潮滾滾而來。

如果將金融喻為滋養現代經濟的“活水”,數字金融則可理解為以數字技術重修金融的“水利工程”,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經濟發展最需要的地方。

青島農商銀行積極把握數字化發展大勢,第一時間作出適合自身的全局戰略規劃,持續完善金融科技創新體系,搭建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科技管理體系,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推動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青島農商銀行借助大數據技術在信貸服務轉型方面打造了大數據智能信貸體系。

通過與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合作,將政務服務接入“小微云支付終端”,進一步推出“小微云支付終端+智慧廳堂+政務派出柜臺”三位一體的“政銀互聯e站通”服務平臺,使金融與政務服務場景相融合,為基層一線量身打造實用的數字化裝備。

“農”字當頭,因“農”而生,以“農”為本。

多年來,青島農商銀行始終秉承“支農支小”的神圣使命,切實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優勢,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打造惠農信貸產品和數智金融服務,著力提升“三農”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堅持以金融科技賦能“三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青島農商銀行積極推動開放生態場景建設,利用電子耳標等物聯網設備,結合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芯養貸”產品,并發放首筆貸款2700萬元,破解了農村生物資產確權和風險控制難題。

“芯養貸”產品是青島農商銀行針對養殖企業推出的一款以養殖活體為抵押物的新型農業抵押貸款產品。通過線上監管平臺可識別奶牛的電子耳標,對奶牛的數量、真實性進行實時監測。這使得奶牛成為精準的、動態化的、可追溯的“數字資產”,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建設的中登網可以進行有效抵押、登記。

“芯養貸”盤活了養殖企業的生物資產,不僅有效幫助養殖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同時也提高了銀行的貸后檢查效率,在助力畜牧養殖業數字化發展上探索了新的方向。

青島農商銀行還積極構筑“鄉村振興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打造“金融+民生+政務+財富管理+農業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構建集“金融+政務+便民”于一體的“政銀互聯e站通”服務體系,目前該體系服務范圍已廣泛覆蓋村莊、社區、市場、養老服務中心、供銷社、偏遠海島等區域,服務700余萬城鄉居民。

潮涌兩江爭朝夕,踔厲奮發開新局。相信,將“支農支小”深深地印刻在未來三年規劃藍圖的青島農商銀行,將持續以“守”固本,以 “變”謀新,在做好金融“支農”“支小”中擔當作為,以地方金融主力軍的姿態助力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來源:推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青島農商銀行:堅守“支農”“支小”初心,譜寫鄉村振興新藍圖

充分發揮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主力軍作用,堅定不移為農、利農、惠農,切實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水平、多層次金融服務。

文| 徐雅琳

“郡縣治,天下安”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國家治理方式。

作為國內金融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在“支農”“支小”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作為前身為整合農村信用社成立的商業銀行,青島農商銀行自誕生之日起便深深打上了堅持服務“三農”與小微企業的烙印,成為其立身之本、從業之基。近期發布的青島農商銀行2023年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 436.61 億元、戶數 5.42 萬戶,較上年末增加 36.47億元。綠色貸款余額 92.52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 20.56 億元。這兩項貸款增速均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

在青島市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部署下,今年上半年,青島農商銀行進一步明確了“金融報國”“金融為民”等六個價值觀導向,持續深耕主責主業,充分發揮服務“三農”、服務“小微”的主力軍作用,堅定不移為農、利農、惠農,切實為小微企業提供高水平、多層次金融服務。

立足農業農村,打造金融標桿,涉農貸款余額居全市銀行首位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建設“農業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體現。要建設“農業強國”,必須要“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

青島作為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在新的時代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明確了建設“農業強市”的新目標。

作為一家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努力做全市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金融主力軍,緊跟城市發展戰略,緊密對接落實市農業農村局有關工作政策,持續釋放發展動能和市場空間給農村金融市場,面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新任務,堅持打造鄉村振興標桿。

如何答好“支農”答卷,成為全國農商銀行中的鄉村振興標桿呢?

青島農商銀行量化鄉村振興目標,建立圍繞涉農貸款規模、貸款結構、服務質量、風險防控等多維度的鄉村振興指標體系,明確“鄉村振興”一把手工程地位。

一方面,青島農商銀行通過總行普惠金融部牽頭,幫助分支機構立足區域特色優勢,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村鎮、重點客戶四個維度,全面梳理傳統農業龍頭企業等頭部客戶、鄉鎮產業園區的配套企業等腰部客戶以及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的共富公司等農村新興經濟體,分層建立優質客群“白名單”,加快重點客戶精準觸達和定制化營銷。

去年11月,青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青島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鼓勵銀行和保險機構在政策允許、風險可控、合規的前提下,積極開發專項信貸和保險產品,提升預制菜行業企業抗風險能力。青島農商銀行聞令而動,在2個月后便為膠州市某供應鏈企業發放50萬元信用貸款,以實際行動助力當地預制菜產業發展,這也是青島市首筆“預制菜貸”業務。

另一方面,青島農商銀行加強高質量產品供給和渠道建設,深入市場、摸清需求,結合農村信用體系、“德育鄉村”等重點項目,創新研發鄉村振興特色金融產品和線上營銷渠道,真正將產品和渠道融入產業鏈、融入生活圈,深度綁定客群。

一直以來,青島農商銀行依托5000余名從業人員、350多個營業網點,為2000個村居、102萬人口開展了“整村授信”,為500余戶市級以上示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評級,建立了農村信用信息庫和信用評價體系。

以平度市口子村為例,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支行通過貸款助農造田還耕,助力村民將4000畝山巒開辟出2000畝櫻桃園。

櫻桃園建成了,還需要有交易市場,才能將櫻桃產業發展起來。

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支行再次為該村提供金融支持,協助其建起日吞吐量40噸的櫻桃交易市場,為全國各地采購商和果農提供了交易場所,鞏固了櫻桃產業鏈的穩定發展;并為收購商、果農創新了“豐收e寶”“政銀e站通”“掃碼付”等科技結算工具,為他們提供高效便捷的結算服務。

截至目前,青島農商銀行平度支行累計為該村投放貸款1500萬元助收購,累計發放櫻桃產業鏈貸款過億元,建起集產、供、銷于一體的大櫻桃全產業鏈服務體系,全力服務廣大種植戶。

出于打造“鄉村振興標桿”的考量,青島農商銀行制定《青島農商銀行鄉村振興標桿建設方案》及實施細則,圍繞“黨建、信用、支付、產品、數字化”五項重點明確三年工作指標,形成以“芯養貸”“鑫保貸”等產品為代表的“銀擔合作類+專項支農類+支農貼息類+線上支農類”與“特色支農類”“4+1”支農信貸產品體系。

截至2023年6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為573.23億元,相比年初增長了24.58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比例為22.77%;涉農貸款余額占全市的12.50%,持續位居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首位。

在金融時報于今年上半年組織的“2022年度中國金融機構金牌榜——金龍獎”評選中,青島農商銀行斬獲“最佳服務鄉村振興銀行”獎項。

綜上種種,我們不難發現,青島農商銀行已經把服務鄉村振興工作擺在全行轉型發展的突出位置,切實發揮支農的主力軍作用,以更強決心、更大力氣、更實舉措,深耕“三農”市場,不斷厚植全行高質量發展基礎,努力打造支撐該行未來轉型發展的重要一極。

幫扶民營小微,貢獻金融力量,連續 9 年榮獲“小微企業先進經營單位”稱號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向高質量發展,小微企業在助推經濟轉型升級中舉足輕重。

作為扎根青島本地,服務青島本地的地方法人銀行,青島農商銀行與小微企業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系。

截至2023年6月末,青島農商銀行小微貸款余額1122億元,較年初新增53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436.6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6.47億元,戶數達到5.42萬戶。

取得如此成績,背后是青島農商銀行始終有一顆“國之金融大者”的心,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斷滿足小微企業以及人民群眾的金融需求。

2023年2月8日,青島農商銀行與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正式啟動“政銀攜手益小微”系列活動。針對此次活動,青島農商銀行推出了“益小微稅e貸”“益小微人才貸”“益小微擔保貸”“益小微專精特新貸”等多款專屬信貸產品來滿足客戶各式各樣的信貸需求。上半年,該行共計開展“益小微”系列客群宣講、營銷對接活動近300場,為千余戶小微客戶提供信貸資金支持25億元。

與此同時,青島農商銀行積極參加青島市科技局、民營經濟發展局舉辦的銀企對接活動,開展“春雨行動”“行長訪小微”“首貸信用貸宣傳”等客戶走訪活動,為企業“融資難、放款難”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推動小微企業系列信貸政策貫徹落地。

此外,青島農商銀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小微企業信貸供應充足奠定基礎——

打造普惠業務信貸工廠,進一步優化信貸流程,通過簡化普惠小微貸款資料、調整貸款審查審批流程、暢通線上渠道、調配考核資源等舉措,全面提升辦貸效率與客戶體驗,全力保障信貸供給,保證每年小微企業貸款新增投放量保持不低于60億元。

在以上措施的基礎上,青島農商銀行進一步為小微企業考慮,分批次、分步驟開展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2023年以來累計減息5萬多筆,貸款余額270億元,為小微企業減免利息64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青島農商銀行將人民銀行普惠新增獎勵資金全額計入分支機構考核利潤,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優惠政策真正傳導到位,落實到位。

6月,青島農商銀行連續第9次被監管部門評選為年度“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先進單位”。近日又以第1名的成績被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單位評選為2022年度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業務先進單位。

強化科技賦能,夯實金融基石,高效服務700余萬城鄉居民

當今世界,數字經濟風起云涌,智能化浪潮滾滾而來。

如果將金融喻為滋養現代經濟的“活水”,數字金融則可理解為以數字技術重修金融的“水利工程”,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經濟發展最需要的地方。

青島農商銀行積極把握數字化發展大勢,第一時間作出適合自身的全局戰略規劃,持續完善金融科技創新體系,搭建適應數字化時代的科技管理體系,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推動自身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青島農商銀行借助大數據技術在信貸服務轉型方面打造了大數據智能信貸體系。

通過與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合作,將政務服務接入“小微云支付終端”,進一步推出“小微云支付終端+智慧廳堂+政務派出柜臺”三位一體的“政銀互聯e站通”服務平臺,使金融與政務服務場景相融合,為基層一線量身打造實用的數字化裝備。

“農”字當頭,因“農”而生,以“農”為本。

多年來,青島農商銀行始終秉承“支農支小”的神圣使命,切實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優勢,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打造惠農信貸產品和數智金融服務,著力提升“三農”金融服務可得性和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堅持以金融科技賦能“三農”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青島農商銀行積極推動開放生態場景建設,利用電子耳標等物聯網設備,結合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芯養貸”產品,并發放首筆貸款2700萬元,破解了農村生物資產確權和風險控制難題。

“芯養貸”產品是青島農商銀行針對養殖企業推出的一款以養殖活體為抵押物的新型農業抵押貸款產品。通過線上監管平臺可識別奶牛的電子耳標,對奶牛的數量、真實性進行實時監測。這使得奶牛成為精準的、動態化的、可追溯的“數字資產”,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建設的中登網可以進行有效抵押、登記。

“芯養貸”盤活了養殖企業的生物資產,不僅有效幫助養殖企業解決融資問題,同時也提高了銀行的貸后檢查效率,在助力畜牧養殖業數字化發展上探索了新的方向。

青島農商銀行還積極構筑“鄉村振興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打造“金融+民生+政務+財富管理+農業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構建集“金融+政務+便民”于一體的“政銀互聯e站通”服務體系,目前該體系服務范圍已廣泛覆蓋村莊、社區、市場、養老服務中心、供銷社、偏遠海島等區域,服務700余萬城鄉居民。

潮涌兩江爭朝夕,踔厲奮發開新局。相信,將“支農支小”深深地印刻在未來三年規劃藍圖的青島農商銀行,將持續以“守”固本,以 “變”謀新,在做好金融“支農”“支小”中擔當作為,以地方金融主力軍的姿態助力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來源:推廣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安吉县| 玛沁县| 惠来县| 克东县| 哈密市| 嘉兴市| 德庆县| 陇南市| 平泉县| 德格县| 博乐市| 娄烦县| 鄂伦春自治旗| 南木林县| 蓬安县| 陇川县| 元朗区| 彰化市| 高阳县| 外汇| 南皮县| 多伦县| 承德县| 马龙县| 江川县| 鄄城县| 龙胜| 贵德县| 雷山县| 连平县| 安福县| 绥滨县| 仪陇县| 灌南县| 高平市| 永靖县| 灵璧县| 津南区| 武胜县| 大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