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韓宇航
9月7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發布消息稱,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華期貨”)因為“安排多家市場機構為其暫時持有某債券”以及“在其管理的2期資產管理計劃之間輸送交易利潤”等問題,被交易商協會予以警告的自律處分。
通報內容顯示,2022年8月中下旬,南華期貨安排3家農商行違規開展多筆債券“代持”交易,并在其管理的兩個不同產品之間輸送“代持”利潤。南華期貨的行為違反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管理規則,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南華期貨予以警告。
這距離交易商協會對上一家金融機構因債券二級交易問題開出罰單僅過去兩個多月。
6月30日,據交易商協會網站披露,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相關非法人機構投資賬戶的管理人,于2021年1月初安排開展了不同賬戶之間的多筆債券交易以調節債券持倉,交易價格缺乏公允性,不反映正當業務目的或合理經濟目的。被交易商協會予以警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商協會針對南華期貨因債券二級交易問題開出罰單后,又單獨發文《懲處二級市場違規行為,強化債券交易自律管理》,指出除了南華期貨,還有3家農商行分別參與相關“代持”交易。經自律處分會議審議,3家農商行因情節輕重分別被處以誡勉談話或通報批評、責令整改的自律處分。
交易商協會對債券二級市場規范的決心可見一斑。
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二級市場對于銀行間債券市場發揮價格發現、提供流動性和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至關重要。據交易商協會,上半年共7家機構或個人因參與違規代持交易、在不同賬戶之間違規調節債券持倉等違規情形受到誡勉談話至嚴重警告的自律處分;3家機構因參與發行“返費”、干涉發行利率被處分。
界面記者查看近期交易商協會公布的自律處罰決定,除了債券二級市場交易環節,債券發行也是交易商協會的監管重點。
截止至發稿日,今年已有8家主承銷商因低價包銷、擠占投資人正常投標等違規行為受到通報批評、警告等自律處分。交易商協會更是在今年年初一月之內為6家主承銷商開出罰單。

2022年銀行間市場現券交易總額已達271.2萬億元,較2021年增長26.4%。在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也暴露出部分市場機構“重規模、輕合規”“重收益、輕風險”的問題。
交易商協會指出,下一步將以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為出發點,持續加強對二級市場交易行為的監測監督、合規督導及自律懲處,強化市場警示教育,維護市場秩序,推動銀行間市場交易業務規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