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日,易方達標普醫療保健指數LOF再度發布溢價風險提示公告,稱9月4日,基金份額凈值為1.8404元,而在9月6日,該基金在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2.086元,溢價幅度高達13.34%。

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份以來,標普醫療保健LOF已經連續三次提示高溢價風險。界面記者統計發現,在8月3日、8月9日、8月24日分別發布了《溢價風險提示公告》。
8月2日的公告稱,基金產品二級市場收盤價為2.171元,而當日基金份額凈值為1.8711元,溢價率達16%;8月8日的公告,基金產品二級市場收盤價為2.21元,當日基金份額凈值為1.8708元,溢價率進一步提升至18%;8月24日公告表示,該產品二級市場收盤價為2.230元,而8月22日的基金份額凈值為1.8302元,溢價率達到了21.84%。
在這四次風險提示公告中,基金管理人已多次強調該基金運作正常,無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同時提示,該基金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除了有基金份額凈值波動的風險外,還會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系統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使投資者面臨損失。
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28日,成立至今回報率為81.19%,今年以來回報率為1.61%。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規模僅為0.49億元,且期內存在連續二十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五千萬元的情形。 中報數據顯示,機構持有占比為0.4%,個人持有占比為99.6%。
作為一只小微基金,為何一直出現場內的高溢價?這和該基金目前暫停申購和定投有關。公告顯示,該基金已于 2023 年1月17日起暫停申購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恢復辦理申購及定投的時間將另行公告。而暫停申購和定投,投資者就只能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該基金。
某百億股票ETF基金經理告訴界面記者,在二級市場中,如果LOF基金出現高溢價,就意味著基金的二級市場價格高于基金實際凈值。基金實際凈值是底層資產組合的真實表現情況,但二級市場通常會受到交易需求、系統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因素,與基金實際凈值產生背離。
“高溢價就是二級市場價格高于實際凈值,但基金的二級市場價格是要向凈值回歸的,回歸的過程就會導致高價買入的投資者遭遇投資損失。”該股票ETF基金經理稱,“場內高溢價買入會出現兩個風險:一是高溢價回歸到正常凈值的風險,溢價不是常態化,最終要向基金凈值收斂,高溢價買入就會承受這個溢價逐漸消失的損失;二是基礎市場風險,該只基金投向的基礎資產也在波動,如果上漲,高溢價也會逐漸收斂;如果下跌,溢價會更加擴大,高溢價的投資風險也會放大。”
某頭部公募人士表示,高溢價率就是基金交易價格高于凈值,產生的原因通常是投資者情緒、短期交易擁堵、基金流動性不佳等因素,比如很多投資者比較看好標普醫療保健LOF后市行情,短期內較多買入資金,疊加產品的流動性不夠充沛,就會推高二級市場價格。
因此,投資者選擇投資品種,要清晰了解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評估好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建立合理的收益預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對于不熟悉的產品盡量避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