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中國農村戶用光伏裝機潛力近20億千瓦
在9月7日舉行的2023國際能源變革論壇之能源轉型投融資分論壇上,由能源基金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村屋頂光伏報告》顯示,當前中國農村區域建筑屋頂區域面積達273億平方米,戶用光伏裝機潛力將近20億千瓦,年發電潛力超3萬億千萬時。目前農村一年的生活用電量約3500億千瓦時,農牧林業生產約2000億千瓦時,若全面推行電氣化(含生活、生產和交通用能全部電氣化),屋頂光伏也可滿足老百姓需求。
巴斯夫與國家電投簽署綠電采購協議
9月7日,據巴斯夫官微消息,巴斯夫與國家電投簽署了一份為期25年的購電協議,為其位于廣東省湛江市的新一體化基地采購可再生能源電力。國家電投將每年為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供應10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力。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是巴斯夫迄今為止最大的單筆投資項目,總投資額將達100億歐元。
中資企業首次向歐洲供應混兌生物航煤
中國石油9月7日發布消息稱,滿載著7000噸混兌生物航煤的尼克拉斯號油輪,近日從荷蘭鹿特丹港駛向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卸貨碼頭。這是中國石油國際事業倫敦公司成功向歐洲航空公司銷售的首單混兌生物航煤,也是中資企業首次直接向歐洲終端客戶供應生物航煤。
CMC資本首支碳中和基金落地
9月7日,CMC資本旗下首支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華文清能一期基金”募集完成,規模達10億元。CMC資本由黎瑞剛于2010年創立并擔任創始管理合伙人?!叭A文清能一期基金”將聚焦鋰電池、光伏、氫能、LNG等新能源板塊。
安聯集團將投200億歐元支持可再生能源
安聯集團9月7日發表聲明稱,計劃根據歐盟可持續發展法規向氣候和清潔技術解決方案追加投資200億歐元,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安聯提出目標稱,到2030年零售汽車業務的碳排放量減少30%,商業保險業務的排放強度減少45%。
億緯鋰能擬在美國設立合資電池廠
9月6日,億緯鋰能(300014.SZ)公告稱,將與戴姆勒卡車、帕卡及康明斯成立美國合資公司,用于投資建設電池產能。億緯鋰能將持有合資公司10%的股權,其余三家投資方各持股30%。三家外方企業發布的聯合新聞稿中披露,合資工廠將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投資額將為20億-30億美元,年產能為21 GWh。
去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歷史新高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9月6日發布的年度氣候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海平面高度、海洋熱含量等指標均創歷史新高。三種主要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濃度再創新高。其中,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平均值達到417.1ppm,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50%,較前一年上升了2.4ppm。這是現代觀測記錄以及可追溯到80萬年前的古氣候記錄中測到的最高值。
正泰安能IPO獲上交所受理
9月6日,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正泰安能上市申請獲受理。招股書顯示,正泰安能擬發行不低于27.09億股,募資60億元,用于戶用光伏電站合作共建項目、信息化平臺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正泰安能是戶用光伏龍頭,為上市公司正泰電器(601877.SH)子公司,正泰電器直接及間接持股占比64.13%,南存輝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