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眼
近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一條涉及“鴻善霖煥顏水”等化妝品的安全消費警示信息(下稱“消費警示”)。該消息指出,鴻善霖煥顏水、鴻善霖修護液兩款產品已于2022年8月31日取消備案,不得繼續上市銷售。
對此,有行業人士表示,“對于已取消備案的產品,藥監局通常會要求企業立即停止所有與該產品相關的生產和銷售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各地開始如期清理未按要求提交年報,以及無人認領的化妝品。據青眼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廣州、上海、福建、浙江等地,合計擬取消超1.5萬件普通、進口化妝品備案。
1.5萬+產品消失了
據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消費警示顯示,鴻善霖煥顏水、鴻善霖修護液兩款產品備案編號分別為粵G妝網備字2020244490、粵G妝網備字2020243992。消費警示指出,這兩款產品的備案人廣州駿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不在營業注冊場所從事經營活動,并被列入經營異常目錄;且上述產品實際生產企業廣州詩順化妝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許可證(編號為粵妝20170227)也已于2022年2月7日過期,未延續。
青眼注意到,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提醒告誡消費者,如發現有上述產品,請向屬地監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與此同時,國家藥監局官網對這條消費警示也進行了轉發。
▍截自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
對此,化妝品行業工程師潘廣樂告訴青眼,“這兩款產品很可能是取消備案后仍在銷售,由此引發了藥監局的消費警示。”化妝品違禁詞網開發人李錦聰表示,涉事產品或許與祛斑相關,所以可能是觸發了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在他看來,“只有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藥監局才會在官網發布相關警示。”
不過,清理取消備案的化妝品已然成為當下行業的新常態。青眼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廣東、河北、貴州、江西、重慶、福建等地藥監局相繼發布通告,擬取消未提交2023年度報告的普通化妝品產品備案。據青眼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各地擬取消的化妝品備案產品總數已經超過了1.5萬件。
分地區來看,上海、浙江、廣州在今年擬取消化妝品備案產品數量方面位列前三,分別擬取消了7780件、2489件(國產普通化妝品及進口普通化妝品數量分別為2162件、327件)、近2000件產品的備案。而擬取消原因一般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未提交備案時間滿一年普通化妝品的年度報告;二是未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改正已知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包括廣州、浙江、寧夏、福建、重慶、遼寧、黑龍江、四川等在內的多個地區就曾先后發布公告,對未提交年度報告,以及原注冊備案平臺未被認領的國產普通化妝品予以取消備案處理,所涉產品高達30萬件。相較而言,今年擬取消備案的普通化妝品產品數量已大幅度減少。
根據《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和《國家藥監局關于實施有關事項的公告》(2021年第35號)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通過原注冊備案平臺和新注冊備案平臺備案的普通化妝品,統一實施年度報告制度。備案人應當于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通過新注冊備案平臺,提交備案時間滿一年普通化妝品的年度報告。
未履行上述年度報告法定義務,且未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改正的相關企業,根據《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之規定,將被依法取消其國產普通化妝品備案。
注銷、經營異常,“不少企業被淘汰”
青眼調查發現,在被擬取消備產品備案的企業中,有不少企業已處于經營異常、限制高消費、注銷,或成為被執行人等狀態。這當中,處于異常狀態或經營不善的公司,擬取消備案的化妝品產品數量也較多。
以上海為例,青眼注意到,上海芳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頤辛則化妝品有限公司、上海泉潤化妝品有限公司、上海魅琳化妝品有限公司等已處于注銷狀態,注銷日期分別為2021年8月13日、2022年9月7日、2023年3月22日、2023年4月24日,這些企業擬取消備案的產品數量分別為27件、18件、33件、30件。
另外,上海澄妝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堯舜牡丹日化有限公司則處于失信被執行人、限制高消費狀態,擬取消備案的產品數量分別為56件、98件。
此外,上海金泊萊雅化妝品有限公司、上海樂愛日用品有限公司、上海妍舒化妝品有限公司、上海冠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沃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上海艾菲化妝品有限公司則處于經營異常狀態,這6家企業擬取消備案的產品數量分別為20件、21件、19件、25件、38件、147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地正式發布擬取消相關產品備案公告前,監管部門還對企業進行了提醒,可以說給予了企業較為充足的整改時間。譬如,福建、浙江、山東等藥監局就曾發文稱:“未完成年報的產品,備案人可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整改。逾期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依法予以處置”。
“說明這些公司已都被淘汰了。”廣州麻尚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來成表示,提交年度報告要求企業具備備案人的基礎條件,而過去有很多化妝品企業在產品備案后,并沒有配置化妝品質量安全負責人,或者不具備產品質量管理能力,由此無法獨立完成產品年度報告。
“年報提交并不難。”浙江中貿合規中心總經理舒婷婷則告訴青眼,“化妝品備案的年度報告主要包括是否有責令改正、是否有停產、暫停進口,及是否全面自查并符合要求、是否有檢驗不合格或召回等情況,只要了解產品的上述情況,就可以直接通過化妝品備案系統完成線上提交”。
她進一步表示,“大多數因未提交年報而被取消備案的產品,很可能本來就是僵尸產品,或者已經很久不生產、銷售。”
“主要是很多老舊產品存在法規問題,比如標簽標識不符合規定,或實際生產配方和備案配方不一致。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企業就選擇放棄了提交產品年度報告。”潘廣樂如是說道。
產業升級必經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青眼通過查詢國家藥監局普通化妝品備案信息平臺發現,廣州、浙江等地擬取消備案的普通化妝品,均處于“異常!備案人未按法規要求進行2022年度報告”狀態,而上海等地的相關產品則處于“取消備案”狀態。
對此,舒婷婷告訴青眼,擬取消備案的產品一般要先經過“異常!備案人未按法規要求進行2022年度報告”狀態,然后才會是“取消備案”的狀態。青眼注意到,早在今年年初,上海就發布了第二批擬取消普通化妝品產品備案的通告,而廣州、浙江、福建、山東等地發文日期則集中在今年7-8月份。
“藥監局取消企業的化妝品備案,與企業主動注銷產品備案存在著一定的不同。”舒婷婷進一步表示,如果是主動注銷,那么正在銷售的產品,可以銷售至保質期結束;如果是藥監局取消備案,那么產品則是從取消時開始,就不能再銷售了。
從長遠來看,有不少行業人士認為,這是產業升級,以及化妝品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這是化妝品行業深度改革的一個過程。”潘廣樂告訴青眼,“從無證生產到持證生產,再到二證合一,且從整個生產環境上說,都意味著行業的進步。尤其是在這兩年陸續發布的法規中,要求企業進行產品功效評測,要求企業設立質量安全負責人,以及原料報送碼,這將帶領行業進行一次深度變革,同時也是國家對于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布局。”
另有化妝品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化妝品從之前的無牌、無品控的低端制造行業,已經實現至生產車間按GMP規范運作的轉變,基本上完成了產業生產環境的升級換代。但是,當前行業需要從中低端制造業向著品牌化和高端制造方向發展。這將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質量監控,而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僅靠復制概念就能夠立足市場。
無疑,通過年報篩查和結合人工篩查,將逐步清理不符合新規的產品,并不斷減少不合規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而這,將利好真正想做有品質、有性價比的品牌,以及代工企業;同時,對于行業而言,也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