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探客出行 廖鴻杰
編輯|馮羽
理想汽車又秀了一把銷量。
8月30日,理想汽車發文稱,理想L9迎來交付一周年,并于當日順利完成了第10萬臺新車交付。
為了慶祝理想L9交付破10萬,L系列累計交付突破25萬臺,理想汽車推出了為期一個月的限時保險補貼策略,對于在2023年8月30日到9月30日間,新訂購理想L9、L8和L7任一車型,通過合作保險機構購買車險,可享受1萬元的保險補貼。
另一方面,理想汽車對于最近網傳的“補貼優惠”也進行了否認。理想汽車表示,“此前補貼加官方政策優惠幅度高達兩萬元的網絡傳言為不實消息,地方補貼和零售促銷政策均有地區限制條件。”
曾經堅持不降價的蔚來,如今迎來全系降價三萬;曾經聲稱定價太低的AITO問界,也開啟了“加量不加價”。此外,極氪、嵐圖、阿維塔等一眾定位“高端”或“豪華”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都迎來了花樣百出的“降價”策略。
「探客出行」在理想汽車L9的周年發文中留意到,理想聲稱L9的一年期保值率高于同級車的平均值。這暗合了理想過去堅持不降價的經營邏輯,似乎也為即將到來的“降價”做好了準備。
自進入到2023年的下半年,面對諸多豪華汽車品牌的花樣降價,以及各大車企新車型的密集上市,理想汽車在其獨創的“奶爸”市場中,也迎來了同行新車型的狙擊和圍堵。
從“獨此一份”到“貨比三家”,新能源汽車賽道的細分市場也已從短缺進入到過剩階段,享受了市場紅利的理想汽車,又該如何在日漸內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走下去?
1、花式榜單的優越感
不知從何時起,理想汽車的周銷量榜單(上險量)突然間成了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噩夢”。被裹挾著拉上榜單的車企或品牌多少有些實力,但一直被榜首“吊打”著,卻也不是個滋味。
自5月15日至今,這位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理想汽車,已經連續發榜15次,且幾乎一直穩居榜首,無疑已經成為“周銷量榜”游戲的最大贏家。
「探客出行」也從多位理想汽車一線銷售人員處發現,幾乎每天他們都會在自己的朋友圈秀出各種花式榜單。
如單周、整月、本月累計、月度累計;如SUV、中型SUV、中大型SUV;如30萬元以上、豪華品牌、豪華新能源品牌;以及全國市場、獨一省份、單一城市……各種榜單,可謂是花樣百出,賺足了眼球。
將各種定語排列組合,然后擇優發布。不知道的還以為理想汽車跨界做起了汽車媒體或研究機構。
(圖 / 理想汽車某一線門店人員朋友圈)
為此《經濟日報》在6月初還對這種排榜炒作銷量行為作出了“別任性”的批評,并警示稱“汽車產銷數據發布既要及時準確,更要依法合規。不能在利益引導下,被部分企業變成商業競爭的手段”。
文章開篇稱,“一知名汽車創始人發布微博,抱怨‘由于被同行舉報,五月之后暫時不能發布真實的上險數據’,同時質疑同行的銷量數據,引發熱議。”雖然沒有直接點名這個創始人是誰,但就這一被舉報事件而言,顯然是沖著理想汽車花式“秀榜單”去的。
(圖 / 《經濟日報》官方微信)
「探客出行」整理了自今年3月20日到8月27日理想汽車公布的周銷量情況(榜單因4月底被舉報,故5月缺失兩周排名)發現:
一、從單周的五六千臺直接上升到七八千臺,這個跨度拐點似乎出現在被舉報的5月前后;
二、自5月后的理想汽車單周銷量一直穩步在七八千臺,雖略有增長,但已經是明顯放緩。
結合理想近半年的銷量情況來看,理想汽車的單月銷量從3月的2.08萬臺一路攀升到8月的3.49萬臺,累計漲幅達67.79%。
但從可持續的增長潛力來看,似乎就不那么理想了。數據顯示,理想汽車月銷量的環比增速已經從3月的25.29%下降至8月的2.29%,增長乏力日漸明顯。
前八個月理想汽車累計實現新車交付量約20.82萬臺,剛剛完成40萬臺年度目標銷量的52.05%,而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
當然,一款賣得還不錯的汽車,必定有其獨特的閃光點。哪怕只是營銷做的好,服務做的好,即便沒有技術上的領先,能抓住車主用戶喜好的冰箱、彩電、大沙發,都是決勝千里的關鍵所在。
單從產品上看理想做得很不錯,但通過排行榜來秀優越的行為卻略顯傲慢,和其領頭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調性不太相符。畢竟同行產品除了銷量不及,其他方面可不輸理想。
2、四面楚歌被圍剿
對于理想汽車高調且反復地拉著同行秀肌肉,各大車企也紛紛推出了搶占“奶爸”市場的新車型。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市面上對標理想L7的車型有嵐圖FREE,問界M5、騰勢N7等車型,或為中大型,或為增程式,或主打家庭出行,且都是主打高端豪華市場的自主品牌。
「探客出行」整理了理想L7 Air、新嵐圖FREE、問界M5智駕版(均選四驅動力最低配)車型的主要差異點。
車身尺寸上,問界M5智駕版要明顯小于理想L7 Air,但在動力性能上要明顯占有優勢,智能化上更是要壓理想一頭。
被理想汽車引以為傲的“魔毯空氣懸掛”卻只出現在售價更高的高配車型上,而理想L7的低配車型僅僅采用了成本相對較低的可變阻尼減震系統。相反這次升級后的新嵐圖FREE,直接將象征豪質感的空懸價格車型打到了27萬元之下。
此外,新上市的問界M5和剛換代的嵐圖FREE在智能輔助駕駛上分別采用了華為的ADS 2.0和百度Apollo方案,這更是理想同級別車“望塵莫及”的。而鴻蒙座艙、鋁合金底盤、75%熱成型鋼車身,也是理想L7所不及的地方。
而理想的另一款熱銷車型L8也先后迎來魏牌藍山、騰勢N8、唐DM-P,和即將上新的問界M7等車型的圍堵。
「探客出行」對比理想L8 Air、魏牌藍山DHT-PHEV、騰勢N8旗艦七座和唐DM-P旗艦版車型(均選四驅動力最低配)發現,在車身尺寸上,僅有魏牌藍山略大于理想L8。而動力性能上,另外三款車型均要明顯優于理想L8 Air。
智能化上,四款車型都算是旗鼓相當,目前看沒有什么明顯的差距,但是在車身底盤和智能調教上都要優于理想L8。此外,比亞迪的DM-P超級混動和充放電都是理想汽車不及的。
此外,小鵬G9、蔚來ES8,以及已開啟預售的大五座問界M7也都試圖從理想的“奶爸”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即將上市的問界M9,剛上市的魏牌高山,傳祺E9、以及在售的騰勢D9、嵐圖夢想家和極氪009等,兼顧家庭出行的MPV也將競品目標指向了理想L9。
當然,理想汽車除了在用車體驗上更容易抓住人心之外,沒有太多的亮點,但也找不到什么槽點。沒有技術亮點的理想更像是一個“水桶”車型,桶不深,但沒短板。
3、結語
整體來看,無論是動力操控、還是車身用料,或是智能座艙,后來居上的新車型對理想都有著明顯的堆料優勢和更親民的產品定價。
在新能源汽車賽道里,大打價格戰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理想L9過后“套娃”車型L8和L7的熱銷似乎也證實了車主對價格還是有很強的感知度。
「探客出行」也從華中某城市的多方渠道了解到,即便是沒有本地的政策補貼,可通過跨城市下單本地提車,也能獲得對應的補貼。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理想8月交付相比于7月也僅僅只是多賣出了780臺,環比增長僅2.29%。
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今天,全行業都在降價,理想卻在辟謠降價,還大談保值率。當越來越多的“奶爸”新車型涌入市場,理想恐怕也要想想別的故事了。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