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豹變 葉丹璇
編輯 | 邢昀
「核心提示」
醬香拿鐵單品首日銷售額突破1億元,瑞幸和茅臺攜手狂歡,醉翁之意到底在何處?
讓年輕人爭相喝第一杯白酒的不是茅臺,而是瑞幸。
9月4日,瑞幸咖啡上線貴州茅臺聯名咖啡“醬香拿鐵”,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占領朋友圈。瑞幸咖啡點單小程序顯示,買兩杯送聯名款紙袋和貼紙。
隔天瑞幸咖啡公布,醬香拿鐵首日銷量突破542萬杯,單品首日銷售額突破1億元。
醬香拿鐵現象級出圈背后,瑞幸全國多家門店出餐時間出現不同程度的延長,有網友稱,一杯橙C美式等了3小時。
瑞幸對這次的聯名物料顯然是花了心思的:聯名款紙袋采取和茅臺酒包裝相似的設計,連燙金元素印刷都是貨真價實,質感滿滿,乍一看甚至能“以假亂真”。小紅書有網友表示,單位門口的外賣架上貼出通知:該產品不允許進入單位。
關于白酒含量的調侃也層出不窮。對此,湖北交警發布視頻稱,在瑞幸門店隨機測試飲用醬香拿鐵顧客的酒精含量,并未達到酒駕或醉駕標準,但仍然不建議喝完馬上駕駛機動車。
在這場狂歡中,似乎茅臺好喝與否已經不再重要。
白酒聯名,氣氛到位了
在醬香拿鐵爆紅之前,酒企在面向年輕人的聯名營銷上所做的努力,都沒什么太大水花。
單是近期,就有3家酒企推出跨界產品,堪稱井噴式聯名。7月,五糧液推出“五糧液文創雪糕”;隨后,舍得酒業與圣悠活推出聯名冰淇淋;8月,瀘州老窖與奈雪的茶合作,推出“這感覺好開醺”聯名禮盒,同時上線聯名小游戲。
更早的2020年前后,瀘州老窖、江小白、古越龍山也紛紛和鐘薛高、蒙牛等品牌推出聯名冰淇淋。
年輕化戰略已經寫進白酒的年度KPI里好幾年,影響力最大的還是白酒老大茅臺。
2022年5月,茅臺宣布和蒙牛合作三款茅臺冰淇淋,并在i茅臺平臺和線下旗艦店上線。茅臺現制冰淇淋的售價為39元,一個60g的雪球中“含茅量”達2%;75g盒裝的冰淇淋則定價66元。
今年7月,茅臺與老牌雪糕中街1946聯合推出5款茅臺冰淇淋新品“小巧支”,再次下探價格,零售價29元,被外界視為是茅臺冰淇淋的“平替”。
不僅如此,今年6月,在茅臺冰淇淋小程序上,廣州的茅臺冰淇淋旗艦店上線了含有茅臺酒的咖啡,美式、拿鐵、Dirty三個品類共14款產品,售價從28元到42元不等。盡管茅臺官方回應稱,這是門店的自發行為,并非公司新推出的跨界產品,但還是能依稀窺見茅臺的野心。
茅臺瘋狂地努力,終于在醬香拿鐵這里有了回報。
“周一上午就喝酒好刺激。”因為同事的這句話,陳晨下單了醬香拿鐵。在等待外賣送達的兩小時里,陳晨的朋友圈里不斷刷出對這款爆品的口味評價,眾口難調,“反正氣氛是到位了。”
更適合年輕人體質的早C晚A,在醬香拿鐵身上詭異地融合到了一起。打卡的年輕人里,獵奇者占大多數,對于口味的評價也成了社交媒體的段子創作比賽。有網友說,(醬香拿鐵)味道像被宿醉的老男人狠狠地吻了一口。還有人真的“喝醉了”,酒精不耐受的張雨在朋友圈吐槽,自己喝了半杯之后,整個下午都有點“上臉”。
根據瑞幸小程序顯示,醬香拿鐵原價38元,折后19元/杯。李杰在小紅書分享了自己點醬香拿鐵,備注“滿杯茅臺去咖啡液”的經歷。和李杰一樣的人不在少數,想看看19塊的“茅臺”長什么樣,收到的是滿滿一杯白酒口味的厚乳。“本來也是為了玩梗,到了之后硬著頭皮喝了一口,教訓是沒事不要直接喝原料。”李杰說。
一位消費行業分析師對《豹變》表示,這一次的營銷破圈證明了,茅臺在國內的品牌勢能無與倫比,甚至比不少國際奢侈品的聯名更吸睛,“對于中國人來說,即使是在年輕人里面,茅臺的社交貨幣屬性都還沒有消失。”
發售次日,9月5日上午10點,位于北京海淀區的某瑞幸門店就已經顯示醬香拿鐵缺貨,中午12點,建外SOHO商圈附近五家瑞幸門店均顯示已售罄。店員表示,不了解復購率,但嘗鮮的應該還是大多數,“很多人是昨天沒買到,或者看到朋友圈好奇過來下單的。”
醉翁之意在何處?
白酒不好好賣酒,到處做聯名,對業績有幫助嗎?
答案也許暫時還是否定的。
根據貴州茅臺發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695.76億元,凈利潤359.8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幅均為20.76%。以凈利潤計算,貴州茅臺在上半年吸金能力依然驚人,每日豪掙近兩億。
而在白酒股梯隊緊隨其后的五糧液也在半年報中披露,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55.06億元,同比增長10.39%;凈利潤約為170.37億元,同比增長12.83%。
然而,盡管白酒龍頭在數據上都實現了營收凈利的正增長,但是隱憂無時無刻不困擾著酒企。
以貴州茅臺為例,今年上半年,在實現營收增長的同時,營業成本也高達57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幅25.52%,高于營收增幅。據此核算,茅臺的營業利潤率出現了小幅下滑。
五糧液的風險則更加明顯。根據公開數據,五糧液從2021年起,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速呈現逐年放緩的趨勢。2021年至2023年,五糧液營收增速由19.45%下滑至10.39%,凈利潤增速也從21.6%下滑至12.83%。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茅臺在2023半年報中披露的銷售情況,以飛天茅臺為代表的茅臺酒營收為592.79億元,營收占比為85.2%,出現了小幅的下滑;而“茅臺王子酒”等系列酒營收則為100.74億元,增幅超過三成。
行業對于今年上半年的判斷相對一致:各家酒企都正面臨同樣的價格困境,整體存在庫存高、動銷慢、價格亂等問題。盡管市場需求有小幅回升,但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的總體基調已定,行業依然處于新一輪的調整周期內。
存量競爭時代,過去的主力消費者正在變老,真正喝得動白酒的30歲年齡帶逐漸轉移到90后身上,后者的消費習慣卻沒有培育起來。白酒企業普遍面臨消費者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年輕人,成為白酒行業爭奪的焦點。“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茅臺的未來。”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在各個場合不斷重提“年輕”這個關鍵詞。
聯名營銷、推廣年輕化口味的跨界產品,自然是酒企蜂擁而至的方向。
茅臺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的銷售費用為17.86億元,同比增長18.52%,其中用于廣告宣傳及市場拓展的費用高達15.72億元。對此,茅臺解釋稱主要原因是廣告及市場拓展費增加。
而五糧液在今年上半年的銷售費用約為43.20億元,同比增長2.55%,其中形象宣傳費用為7.59億元。
除了龍頭品牌,舍得酒業、瀘州老窖這樣的腰部品牌也用大力氣玩聯名。醬香拿鐵在社交媒體刷屏時,瀘州老窖此前與茶百道聯名的醉步上道奶茶因為好喝而被網友集體“緬懷”,呼吁重新上架。
“至少它是真放瀘州老窖啊。”
爆品邏輯,不在咖啡里
無論網友對醬香拿鐵的口味如何詬病,它的的確確是火了。而茅臺對于爆品的渴望,也隨著醬香拿鐵暴露出來。
根據企查查公開信息顯示,今年7月,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注冊一枚“茅小咖”商標,當前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豹變》在茅臺冰淇淋小程序中查詢發現,目前位于廣州的茅臺冰淇淋體驗店茅粵No.002仍然可以下單茅臺門店的咖啡,說明信息一欄顯示:“搭配53%vol貴州茅臺酒,濃郁咖啡味帶醬香酒”。
同時體驗過正宗“茅咖”和醬香拿鐵的范亭表示,茅臺冰淇淋旗艦店的拿鐵優勢在于,店員倒酒時會拿出一瓶正裝貴州茅臺,當面倒進咖啡里,儀式感拉滿。而單從口味上來說,和瑞幸合作的醬香拿鐵更加和諧。范亭平時偶爾小酌,“醬香拿鐵的感覺就像百利甜,19塊的低配愛爾蘭咖啡。”
不可否認的是,瑞幸在做咖啡上的確比茅臺更專業。但從本質上來說,瑞幸的爆火也不是因為純粹的咖啡生意。
瑞幸高級副總裁周偉明曾提到,美國70%的咖啡產品是黑咖啡不含奶,而中國消費者則更喜歡喝奶咖。瑞幸對中國市場的咖啡教育,也是得益于專注于奶咖。爆火的生椰系列、厚乳系列等無不遵循這一邏輯,可謂是對于咖啡的一次“中國化改造”。
在瑞幸公布的醬香拿鐵原料視頻中,出現的白酒風味厚奶(配制型含乳飲料)也是這一邏輯下的產物。
從網絡上公布的厚奶配料表上看,這款白酒風味配料是生牛乳、煉乳、稀奶油、白砂糖、無水奶油等,其中并未公布具體白酒的含量。媒體通過目前公開的信息按比例測算得出,一杯480毫升的醬香拿鐵,約含1.8~2.7毫升茅臺酒。
業內人士表示,0.5%的茅臺酒含量顯然無法達到醬香咖啡中目前的酒香濃度。但無論如何,“香精的排列組合”,又一次讓瑞幸的爆品復制邏輯生效了。
而茅臺能從醬香拿鐵里得到什么?
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在2023年度市場工作會上透露,茅臺冰淇淋預計可實現營收2.62億元。盡管2022年年報沒有具體披露茅臺冰淇淋的收入,但2022年以前,貴州茅臺業績報告中的“其他業務”主要來自茅臺大酒店,該項收入近年來分別為0.85億元、0.93億元、1.08億元,2022年的年報中,“其他業務”一項增加了冰淇淋業務,該項收入增長至3.31億元。
從這一點看,茅臺從醬香拿鐵里得到的,也許是白酒撬動年輕人的一道曙光,是持續投入、“討好”年輕市場的信心。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