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世代
未來萬物皆可茅臺? 誰能想到,年輕人的第一杯茅臺,是瑞幸賣出去的。
貴州茅臺和瑞幸正式官宣達成戰略合作。昨日,雙方聯名新品“醬香拿鐵”在瑞幸全國門店上架后,#茅臺瑞幸醬香拿鐵#話題直接屠榜熱搜。
有網友直言“喝茅臺拿鐵成了上班族的集體團建”“辦公室人均茅臺拿鐵”。玩世代觀察,喝酒的、不喝酒的都想先飲為快,不少人的朋友圈被刷屏。茅臺標志性的品牌紅咖啡手提袋一到手,“社交貨幣”就已到位。
為了抓住年輕人,貴州茅臺“左手冰激凌,右手咖啡”。靠著玩聯名,白酒又“支棱”起來了。
但牽手咖啡,玩特調化、新式茶飲化那套路子,能挽回不喝白酒的年輕人嗎?
傳統的路子不行了
“年輕化”已是白酒領域近年來頻頻提及的熱詞。但年輕人對白酒卻屬實愛不起來。
里斯戰略定位咨詢《年輕人的酒》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最常喝什么酒”一題中,白酒僅占9%,啤酒、葡萄酒和果酒分別占40%、20%和16%。
在年輕人“最喜歡的酒飲消費選擇”上,白酒也是“墊底”。受訪者中,選擇葡萄酒和果酒的各有26%和21%,選擇威士忌、啤酒各14%,白酒的只有13%。
白酒被年輕人“踢”出酒局,追根溯源無外乎兩大關鍵,其一是白酒的風味口感難以接受,其二是抗拒白酒所代表的酒桌應酬文化。
一位有家庭飲酒習慣(包含白酒)的95后指出,她有十余年的飲酒史,參加工作之后幾乎每周3次以上飲酒頻率,但唯獨在工作應酬場合堅稱“不會喝”,她指出“應酬上的那不叫喝酒”。
事實上,無論是消費人數還是人均消費水平,90、95后消費者都呈現持續增長,其中95后的人均消費增速最快。他們偏好于低度酒,向微醺傾斜,市場需求端已經發生改變。
從場景變化就能看出來,市場已經今非昔比。巨量引擎公布的酒水趨勢洞察報告顯示,與2021年相比,小型聚會(1362%)、野餐(1181%)、露營(742%)、夜市(497%)、轟趴(478%)等抖音酒水關鍵詞增長明顯。
在上一輪白酒市場的增長高峰期,50后到70后消費者撐起了市場,但隨著代際變化,“悅己”“社交”主導年輕飲酒消費走向。說白酒與年輕市場“脫軌”,其實更多是新的生活方式帶來新的酒飲消費場景,而傳統酒飲場景與青年生活格格不入。
但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白酒年輕化”是個偽命題。今年618,京東白酒成交額同比增80%,背后的消費主力依然是30-40歲群體。換句話說,那些年輕人長大了自然會變成白酒用戶。
茅臺集團原董事長季克良曾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年輕人不喝茅臺酒,那是還沒到時候,20多歲還在玩,小孩子不懂事,不曉得需要好酒喝。”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是身體卻很誠實。大刀闊斧玩跨界、推新品、謀新貌的恰恰是茅臺。
2022年5月,茅臺與蒙牛跨界合作,一口氣推出三款茅臺冰淇淋,售價59元到66元,通過線下門店、i茅臺電商平臺售賣。截至今年周年慶時,茅臺冰淇淋在全國開出了數十家門店,含旗艦店和體驗店。目前,茅臺冰激凌已更新11種口味、3種產品形態,累計銷量近1000萬杯。
其周年慶活動上透露,將加大研發酒心巧克力、含酒飲料、棒支、軟冰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另外,茅臺冰激凌門店還涉獵冰品和甜品、奶茶等品類。
積極謀求“年輕化”的不止茅臺。早在2018年,五糧液就和喜茶合作推出過兩款酒味冰淇淋。過去幾年,瀘州老窖與鐘薛高聯名推出了“斷片雪糕”,洋河也曾官宣品牌雪糕。即便是以青春小酒而著稱的江小白也在積極跨界,和蒙牛隨便合作推出焦糖味酒心巧克力和白桃味酒心冰淇淋。
白酒的戰場不只在酒桌上。年輕人現在不喝白酒,并不代表沒有消費機會。
《消費者報道》發起的一項調查,收集了3078份18-34歲年輕人飲酒習慣數據,超過2成的年輕人還沒有喝過白酒,更有39.9%的女性年輕消費者不喝白酒。
等待年輕人熬成中年人,用酒桌文化秩序倒逼用戶“被迫”回歸酒桌,或許是一種“現實規則”;但融入“微醺社交”,用潮流化的新派玩法在文化認同做加法,才是一種主動出擊。
茅臺冰激凌曾被外界視作“年輕人第一口茅臺”,那么真正想讓白酒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需要口味養成,真正喝起來。
咖啡加酒,越喝越有?
毫無疑問,茅臺+瑞幸,產生了強強聯合的化學反應。“醬香拿鐵”刷新熱賣記錄,單品首日銷量542萬杯,單品銷售額1億元。比起動輒上千元的茅臺酒,不到20一杯的茅臺醬香拿鐵無疑是心動之選。
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對外表示,“每一杯都含有53度貴州茅臺酒”。或許不少年輕人的“第一杯茅臺”恰恰是從瑞幸門店買走的。
據瑞幸咖啡官方資料,醬香拿鐵使用白酒風味厚奶,含53度貴州茅臺酒,酒精度低于0.5%。網絡披露的配料表照片來看,“白酒”成分僅排第九,另外其中包含香精成分。
與其說喝的是茅臺酒特調,不如說是茅臺式風味飲品。精明的年輕人早已洞悉,但并不妨礙躍躍欲試。在聯名正式上架之前,昨夜瑞幸直播間的提前預售就吸引了近萬人同時在線,流量遠超平時。昨日上午,北京多家門店表示售罄,并暫停外賣服務。
能夠達到這種聲量和銷售熱度的,唯有“茅臺”。
但事實上,白酒與咖啡“投懷送抱”,并非茅臺的第一次,茅臺也并非行業個例。
天眼查App顯示,今年7月,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請注冊“茅小咖”商標,國際分類為方便食品,當前商標狀態為等待實質審查。
去年茅臺冰激凌風風火火走向全國,就有茅臺冰淇淋旗艦店門店一同上架了14款茅臺咖啡。從下單小程序上可以看到,含有茅臺的美式僅28元一杯,另外還有拿鐵和dirty等,最貴的拿鐵售價42元。消費者還可以額外“加料”:12元每份的飛天茅臺酒。
“白酒+咖啡“融合調制逐漸成為一種白酒“年輕化”的共識。
同在近期,金賓波本威士忌Jim Beam與MANNER聯名推出兩款特調飲品。雖然“不含酒精”但是以酒吧中熱門低度酒中“嗨棒”為名打足了噱頭。
今年糖酒會上,上海貴酒的白酒咖啡特調成為展會一景,現場咖啡供不應求,年輕人絡繹不絕。幾個月前,五糧液聯手永璞咖啡打造“五兩一咖酒館”,推出了含有五糧液配比的咖啡特調產品。
在更早的2020年年初,瀘州老窖曾與茶百道聯名推出含有酒精的產品系列“醉步上道”,收獲了一波口碑認同。雖然該系列已經下架,但今天熱賣的茅臺拿鐵又重新喚醒了一波人的舊時記憶。
在品牌們密集出手之前,帶有酒精度數的特調咖啡早已是咖啡文化市集上的“招牌菜”、“座上賓”。特別是茅臺拿鐵、茅臺dirty,有商戶將其當做走穴全國的吸睛引流款。
不少主打日咖夜酒的商戶更是拿捏了酒精的“真香定律”,威士忌美式、百利甜拿鐵、啤酒花拿鐵等,“微酒精”產品走上風味特調菜單。有點評商家掛出“茅臺拿鐵貴婦下午茶”市場標價近300元。
而以風味化產品突破,恰恰是瑞幸打爆品的專長。如今隕石拿鐵、厚乳拿鐵、生椰拿鐵,三代爆品持續熱銷;生椰拿鐵更是有“起死回生”之效,帶動公司重新走回經營正軌。而碧落之春拿鐵因為融合了中式茶文化,成為不少打工人喜愛的又一“續命”單品。
因此瑞幸“醬香拿鐵”對酒精咖啡的操刀,不僅讓人關注品牌如何改良口感,從產品創新迎合年輕人低度數的口味偏好;更讓人關注其商業效益,能否打成下一個長青的超級單品。
但”醬香拿鐵”能否成為下一個“生椰拿鐵”?網友的評論或許已經給出答案:在飲酒人士眼里“太淡”,在非酒精愛好者眼里“太怪”。一邊是“提神”、一邊是“飲酒醉”,看似沖突感的概念和口味風格年輕化,本身就存在挑戰。
但或許,“醬香茅臺”不必成為下一個生椰拿鐵。當網友和媒體熱議“喝醬香拿鐵算酒駕嗎”,就足以印證這是一次成功的“出圈”。
當白酒也成為一種興趣消費
從媒體統計的22只白酒股上半年成績單看,雖然有16家企業保持了增長,但頭部效應明顯,業內品牌分化嚴重。除了“白酒一哥”貴州茅臺在營收和利潤雙雙實現超20%的增長外,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存量競爭下,打開年輕消費客群仍然是白酒品牌發力的突破口之一。
從整體而言,“白酒年輕化”無外乎:推出更利口的低度數產品,品牌營銷品牌溝通年輕化,聯名跨界推新品類。
而對于有意“年輕化”的貴州茅臺來講,年輕人關注度較高的消費品“新式茶飲咖啡”,就成了品牌和新世代互動溝通的新通路。去年12月底,茅臺冰淇淋2023年度市場工作會曾披露,預計2022年茅臺冰淇淋可實現2.62億元營收。有媒體根據1000萬杯的銷量預估,茅臺冰激凌的銷售額可達6億。
這一數字,對于日賺三四個“小目標”的貴州茅臺來說顯然是九牛一毛,卻足以讓略去傳統白酒市場的三分“迂腐”氣。畢竟沒有什么比讓年輕人重新感興趣,引導用戶更加關注個性化、附加情感價值、文化內涵等更重要了。
巨量算數提出“興趣的本質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內容為載體傳播,進而帶動激發興趣消費”。
酒飲也是一樣。酒水之于年輕人更多是情緒調節劑,而非維系關系的機器。當年輕人買“醬香拿鐵”,買的不只是茅臺,也買的是快樂、新奇和興趣,本質上自帶一種情緒價值和自我滿足。
能在新的消費場景中找到興趣點位,在飲品之外延伸找到與朋友分享的滿足感、獲得感。酒飲又何嘗不是一門情緒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