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安晶
俄烏沖突以來,自82個“南方國家”拒絕投票支持暫停俄羅斯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員資格后,“全球南方”概念就不斷升溫。
今年初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全球南方”是重點議題之一;5月的七國集團峰會上,加強與“全球南方”國家合作也是峰會主要議題。
“全球南方”一詞最早出現在1969年,后來被用于指代發展中國家。隨著“南方國家”在俄烏沖突中拒絕跟隨歐美制裁俄羅斯以及中美博弈加劇,西方國家對“全球南方”的重視度提升。
部分歐美和日本政客有意將中國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試圖讓“全球南方”成為政治博弈的新工具。今年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美國演講時聲稱,如果西方被“全球南方”拋棄,將會淪為少數派,不利于解決政策性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此前專注與大國交好的印度開始調整策略,計劃成為“全球南方”領頭羊。9月9日到10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20國集團(G20)峰會中,“全球南方”順理成章成為關鍵議題。
“全球南方”
去年12月1日,印度開始擔任G20輪值主席國當天,總理莫迪就發表長文明確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關注重點。

莫迪稱,擔任主席國的印度將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和模式介紹給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設置G20議程優先項時,印度不僅會與G20成員國討論,更重要的是與“全球南方”磋商,讓世界關注“全球南方”的聲音。
“全球南方”一詞最早出現在美國左翼運動人士奧格爾斯比(Carl Ogelsby)1969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文章譴責北方國家常年控制“全球南方”,造就了“讓人無法忍受的社會秩序”。
但該說法剛提出時并未引起太多關注。當時正值冷戰時期,西方學者將全球分為三個世界。第一世界為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第二世界為蘇聯及東歐國家,第三世界為發展中國家,包括脫離殖民統治不久的不結盟國家。
冷戰后期,西德總理勃蘭特為首的國際發展問題獨立委員會發布報告,明確指出經濟發達國家大部分集中在北半球,發展中國家主要位于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從此有了“北方國家”和“南方國家”的說法。
冷戰結束后,“南方國家”和“全球南方”開始取代第三世界的說法,指代發展中國家。聯合國開發計劃署2004年發布的《打造全球南方》報告明確將中國列為“全球南方”國家。
G20關注點
出任G20輪值主席國后,印度在今年初召開了“全球南方之聲”峰會,共有124個非G20國家參加,中國并未受邀。峰會討論了經貿、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議題,這次峰會也被視為G20峰會的準備會議。
據印度媒體報道,在本周的G20峰會上,除了經濟增長放緩、氣候危機、能源轉型等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之外,“全球南方”債務壓力大國家關注的債務問題也將成為重點議題。
印度還有意推動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改革,使其更符合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在所有議題中,印度最想達成的目標是讓非洲聯盟成為G20永久成員。
莫迪上周末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非洲是印度在G20中考慮的“首要優先項”。他提到了印度與非洲的文化紐帶、在反殖民上的共同經歷,強調只有所有力量都加入才能推動全球發展。
如果能促使非盟加入G20,將成為印度有能力推動非洲參與全球事務的最好證明。目前,部分東盟國家以及澳大利亞對非盟加入G20心存疑慮。
南非是G20中的唯一非洲成員。為了擴大非洲國家在G20中的存在,印度此次邀請了尼日利亞、埃及和毛里求斯作為受邀國參會,尼日利亞正在考慮加入G20。其他受邀國包括孟加拉國、荷蘭、阿曼、新加坡、西班牙和阿聯酋。
G20由19個國家和歐盟組成,這19國為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意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G20成員國經濟總量占全球GDP的85%,貿易占全球貿易總額的75%,人口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二。
印度的考量
本周G20峰會的諸多議題中,俄烏沖突勢必將引發最多分歧。有媒體報道,由于各國對俄羅斯的立場不同,印度在撰寫G20峰會公報上遇到了困難。
在俄烏沖突中,印度并沒有跟隨歐美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相反還加大了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俄羅斯一度成為印度最大石油來源國。
此次G20峰會上,印度也沒有邀請烏克蘭參會。印度方面對此解釋稱G20峰會并非聯合國會議,烏克蘭也并非G20成員,沒有邀請該國為正常之舉。
日本中京大學南亞研究副教授Tamari Kazutoshi撰文指出,印度突然開始大力推廣“全球南方”的概念,有部分正是與該國的對俄政策有關。
印度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橋頭堡,但該國武器主要依靠俄羅斯。在面對歐美施壓時,如果印度以獨立自主的“全球南方”國家身份來堅持拒絕對俄實施制裁,將更具正當性。
除此之外,“全球南方”也能為印度的全球外交政策提供新框架。冷戰期間,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但冷戰后,印度將外交重點放在了與大國交往以及金磚體系上。俄烏沖突以及中美博弈加劇后,印度開始尋求能替代金磚體系的外交框架,“全球南方”正是可能讓印度重新成為發展中國家領導者的替代方案。
印度媒體還指出,莫迪政府力推“全球南方”議題與明年的印度大選息息相關,莫迪政府將在選舉中尋求第三次連任。
如果印度能復制冷戰時期的“不結盟運動”引領者形象、成為“全球南方”領頭羊,勢必將成為莫迪政府的加分項。而如果非盟能在此次峰會上加入G20,也將成為莫迪的重要外交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