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鯨選社 楊曉鶴
中國最成功的兩個品牌,或者低調點加個定語飲品類的消費品牌,茅臺和瑞幸正式聯名合作了。
9月4日,茅臺聯合瑞幸推出的“醬香咖啡”新品上線,全國1萬多家瑞幸店同步售賣。AI鯨選社第一時間來到線下店體驗,很多店9點多單號就排到了200多號,顧客點的基本是醬香咖啡。
很多人的朋友圈也被這一聯名刷屏,委實,這兩家品牌的合作令人意外。一個是白酒賽道,主要消費群體是中老年人居多;一個是咖啡賽道,主要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居多,就這么聯合誕生了個新品類——醬香咖啡。
AI鯨選社在線下門店體驗到醬香咖啡,打折后19元一杯,線上抖音團購則可以打5折,17元就可以買到。味道和普通牛奶咖啡差不多,只是回甘的時候有點酒精味。“之前喝過便利蜂的白酒拿鐵,味道一言難盡;瑞幸的醬香拿鐵明顯好喝多了,像淡化版的巧克力糖里的酒心。”
據官方介紹,“醬香拿鐵”使用白酒風味厚奶,含53度貴州茅臺酒,酒精度低于0.5度。價格方面,“醬香拿鐵”零售價38元/杯,通過相關優惠券的到手價預計19元/杯。
無論將這次活動定為“年輕人的第一杯茅臺”,還是“中年人的第一杯咖啡”,初步看二者都成功了。9月4日剛一開市,茅臺微漲1.4%,股價達到1872元,很多人看好茅臺股價今年突破2000元。而瑞幸則在美股粉單市場暗潮洶涌,有消息今年可能重回資本市場。
不同于喜茶聯名FENDI,以及蜜雪冰城 + 郵政,更多在品牌層面聯名,瑞幸和茅臺的聯名產品,大概率會很長時間存在,也暴露了二者的野心。
茅臺,布局年輕人消費品矩陣
這次合作,茅臺應該是那個推著者,畢竟茅臺的身價擺在這里。
目前看,作為A股股王,當前股價不低,每天的成交量達到1.3萬手,成交額高達24.39億。公司的流通市值高達23253億,市盈(動)為32.31,顯示市場對其未來前景極為看好。
在消費市場中,茅臺也絕對是硬通貨。在交個朋友酒水還是李國慶直播間中,茅臺飛天53度作為引流款產品,價格被打到2700元左右。但實際上,茅臺出廠指導價是1499元,也就是說,茅臺的溢價能力無與倫比,超級網紅羅永浩和李國慶也打不下來。
可以說,茅臺的品牌溢價能力在國內無出其右,但其和瑞幸的合作,也有其多重考量和現實利益。
首先從銷量看,按照雪球博主“止于至善的何理”計算,假如每杯咖啡加入25ml的系列酒,按照生椰拿鐵首年1億杯的銷量,相當于2310噸系列酒,按照貴州茅臺系列酒2022年產銷情況(產量35075-銷量30274=4801),預計可以消耗22年約50%系列酒的廠家庫存。
這是瑞幸可能帶給茅臺的增量空間,使得茅臺不再依賴茅臺王子酒、漢醬酒和茅臺迎賓酒等一系列低端酒來拓展市場。而且通過與瑞幸咖啡的合作,也能通過長期的味覺引導普及年輕人對醬香的依賴和喜歡,至少未來喝茅臺酒不排斥,對茅臺酒未來銷售前景也能打下基礎。
另一方面,則是茅臺從酒類擴張到整個消費品布局的野心。
從2021年踏足冰淇淋開始,茅臺冰淇淋線上已布局25個省區市,銷售范圍覆蓋160個地級市。5月29日,茅臺集團董事長丁雄軍表示,茅臺冰淇淋累計銷量近1000萬杯。
嘗到甜頭的茅臺,如今已經在內部成立了冰淇淋事業部。冰淇淋這個賽道不錯,單價達到66元。最近又推出了惠民版小巧只,價格降到了29元,實際上對于冷飲來說,也并不便宜。
丁雄軍還曾表示,貴州茅臺將加大研發酒心巧克力、含酒飲品、棒支、軟冰等產品,建立不同類型、不同價位、特色顯著的產品矩陣。此外,“醬香拿鐵”首發周更限時限量推出“醬香聯名貼紙”,茅臺國際大酒店也會推出“醬香拿鐵”咖啡快閃店。
從以上可以看出,茅臺不僅涉足飲品,甚至已經踏足食品賽道。而憑借茅臺的品牌力,進入各種賽道不缺曝光度,難得的是如何融入進醬香酒的口味。畢竟很多人不喝酒,喝酒人群也有大部分不喝白酒,喜歡醬香口味的也不是全部。
當然,對于茅臺做新消費來說,最大的課題是如何做數字化。畢竟瑞幸以互聯網咖啡的身份出道,這幾年迅速超過星巴克的門店數。向瑞幸學習互聯網營銷,也成為茅臺這波的策略重點。
在這波聯名中,茅臺出臺很多引流線上活動。比如,9月4日起,消費者可登錄i茅臺APP首頁,進入“美酒加咖啡,就愛這一杯”頁面,有機會領取4.9折專屬優惠券,到手價預計19元/杯,全國所有瑞幸咖啡店均可購買享用。
看似茅臺委身瑞幸的合作,茅臺的目標也很遠大 ,甚至目標市場大到足以再造一個茅臺。
瑞幸,進軍夜間市場腳步不停
在這波跨界聯名中,很多人評論瑞幸是傍入了豪門。
從現實看,瑞幸公司本身的增長屬性不錯,品牌力確實是門要補足的功課。
最新數據,瑞幸上周新開店132家,累計到目前開店11913家,窄門貓眼數據平臺顯示其目前在開店10245家。跨過萬店門數后,瑞幸還在2023年實現了扭虧為盈。
財報顯示,瑞幸2023年第二季度收入62個億,合8.5億美元。對比看,星巴克中國23年Q2財季,收入是8.2億美元,瑞幸略勝一籌。其次,瑞幸當季凈利潤11.7億,這個利潤能力整個A股都沒有幾家。
業績快速增長,還能實現成本下降,最終實現盈利,這其中的秘訣,就是瑞幸不再單純賣低價咖啡。瑞幸在2020年后完成了業務轉型,從純咖啡連鎖企業,變成了咖啡風味飲品企業。
一個個爆品讓瑞幸悄然完成轉型,瑞幸咖啡在2021年4月推出的新品生椰拿鐵,迅速成為銷量冠軍,上線一個月銷量超50萬杯,甚至實現了單月銷量超1000萬杯。秋季上新的“絲絨拿鐵”,也在上市9天內爆賣了270萬杯。2022年,瑞幸又相繼推出了椰云拿鐵、生酪拿鐵,其中芝香濃郁的生酪拿鐵,上市首日銷量就達到了驚人的131萬杯,首周更是賣出了659萬杯。
從低價刷鍋水咖啡,到各種風味咖啡,瑞幸的產品中咖啡占比越來越小,牛奶和冰塊等添加越來越多,從而導致成本越來越低,賣的卻越來越火。
所以跨界對于瑞幸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刻在基因中的事情。與白酒聯名,這一步雖然跨得有點大,但沒人能拒絕茅臺的合作,即便賣不動 ,也能讓瑞幸的品牌力借助茅臺,實現進一步的升級。
這也是瑞幸近期迫切想做的事情,困于9.9元的競爭中瑞幸,近期被親兄弟品牌庫迪咖啡緊逼,短時間內居然開了4000多家店鋪,甚至有挨著瑞幸開的門店,價格也和瑞幸相仿。
與茅臺的聯名,則可以讓瑞幸徹底拉開與山寨品牌的品牌距離,也為后續推出高價產品鋪路。
眾多周知,瑞幸在早點和下午茶方面有一些布局,但是這些產品的單價也不貴,無論是9元一份的甜點還是30元左右的素食餐,其實利潤與規模,都沒有很高的天花板。而且咖啡制品存在一個很大問題,就是下午4點后,很多人都會選擇不喝了,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
而在夜間市場消費,客單價才是真正的高,原價38元的醬香咖啡,或是未來也許會推出的低度酒,幾十元上百元的客單價,都有可能實現。并且極大擴展了瑞幸門店的營業時間,使其傍晚仍舊有業務。
這方面奈雪就是先行者,近期奈雪在北京華貿中心開了家“奈雪酒屋”,也稱“BlaBlaBar”,算上深圳那家,已經接連開了兩家。瑞幸沒有自己直接入局,而是選擇先和茅臺合作,未來推出類似小鹿茶等新變種酒屋品牌,也未嘗不可知。
無論如何,瑞幸這次合作也是非常期待。9月3日晚,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先在朋友圈曬起了“美酒加咖啡”,還表示“明天見!”
從合作首日門店情況看,每家門店至少多賣300杯醬香咖啡。這幾乎是瑞幸普通門店一天的銷量,即便日后回歸到每天多賣100杯,對于瑞幸門店來說也是一種巨大的增量。
據一份流傳出的紀要顯示,瑞幸公司23年的收入目標是達到220億,門店開店數量目標是確認為15,000家。公司的利潤目標是至少30億。
這份目標稍顯激進,意味著瑞幸營收要同比翻倍,新開5000家門店,同時利潤翻3倍。如果醬香咖啡這份單品成功大賣,對于瑞幸實現這一目標,還是有很大的助益,除了開店目標不保底,其他幾乎都可以完成。
品牌雜交,消費品跨界正流行
定位“奢侈品”的茅臺和定位“高性價比咖啡”的瑞幸搞聯名,只是近期流行的跨界聯名中,最受關注的一對。
不僅是新消費的飲品店按不住寂寞,傳統酒類廠商也是急于尋求新突破。
近期,三頓半「三頓半」就推出第一季星球風味酒。8月30日,三頓半官宣聯合獨立釀酒工作室推出星球風味酒第一季“Landing”,并聯合30+家線下風味點開啟限時體驗。
相比瑞幸和茅臺僅一款產品試水,三頓半則屬于狂推賭爆款。一共有6款酒的風味和三頓半經典的1-6號咖啡風味,以及三頓半6個風味星球的產品上市。據悉“星球風味酒”首批率先推出的為3號干白葡萄酒、4號起泡葡萄酒。
咖啡奶茶里面加點酒,似乎成為大家都在小心觸碰的區域。微博上就有網友回憶:突然想起了之前喝的茶百道那個醉步上道,是芝士奶蓋滴了幾滴白酒,好喝,就是喝了臉都是紅的 。
而白酒品牌也在主動出擊,2022年,茅臺推出兩代與蒙牛合作的冰淇淋,共6個味道,2023年,又和中街雪糕合作,推出了更為便宜的雪糕。
舍得酒則與圣悠活推出了三層濃香冰淇淋,該產品為盒馬限定,售價僅10元。
青島啤酒也沒閑著,其博物館旗艦店上線了原漿香草牛乳、純生玲瓏瓜、IPA焦糖海鹽、白啤櫻花白桃、皮爾森生椰拿鐵、黑皮絲絨可可共六個口味的雪糕,單支酒精含量<0.5%,售價12元。
這些跨界產品中,除了茅臺冰淇淋還是有些市場認可,其他的都沒能大火。
即時茅臺自己的跨界,也不見得都成功。茅臺葡萄酒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茅臺葡萄酒從最初的“力爭2022年實現主板上市”到“2023年做成20億元規模的品牌”,當下看這些目標都沒有做到。
據市界報道,茅臺葡萄酒業務總規模尚不足5億元,還迎來了凈利潤下滑的危機。
茅臺和瑞幸的聯名,確實短時間可以抓眼球。長期來看,還是要靠產品本身的競爭力,能否贏得一部分消費者的認可。比如,醬香咖啡似乎有提神利器,不知能否打開加班族中的市場。
對于這次聯名,品牌層面的熱搜已經霸榜,就看最后,白酒+咖啡,是否能治愈這屆年輕人的“早C晚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