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中國游戲封神榜:誰能繼續穿越周期?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游戲封神榜:誰能繼續穿越周期?

網易苦追騰訊。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斑馬消費 任建新

中國游戲產業,從零起步,如今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市場,只花了20年的時間。

新世紀之初,盛大引進《傳奇》,網易推出《大話西游》,一個新紀元就此開啟。從模仿時代起步,經過移動游戲崛起的本土時代,當下進入到征戰全球市場的大航海時代。

其間,無數產品引領風騷數年,風起云涌;眾多游戲公司英才輩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經過20年的產業洗禮,特別是近幾年政策調整與競爭加劇背景下的行業出清,中國游戲的行業格局穩定下來,終于到了可以大開封神榜的時刻了。

超級巨頭騰訊、網易,一個憑借互聯網平臺的地位,以流量、產業和生態幫游戲業務建立護城河,獨孤求敗;一個借助產品力苦追十余年。

A股游戲三巨頭,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借助游戲行業的動能切換,成長為行業的頭部公司。

巨人網絡、吉比特、愷英網絡、神州泰岳、網龍、掌趣科技、家鄉互動、禪游科技等,作為行業中堅的腰部力量,各具特色。

在這個機會與挑戰并存的超級市場,還有哪些隱形巨頭低調發育?哪些深陷泥潭的尾部公司們,排起長隊等待被行業淘汰?

2023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1442.63億元,同比下降2.39%,環比增長22.2%,邊際改善明顯,預計將逐步進入復蘇周期。更多的可能性,正在發生。

網易追趕騰訊

現在的很多80后、90后玩家,可能并不知道,中國網絡游戲行業的開創者,是盛大游戲。

2001年,盛大游戲引進《傳奇》,并首創游戲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的盈利模式,首創點卡收費模式,首創以網吧為核心的銷售網絡,開啟一個新時代。

在盛大《傳奇》的啟發下,中國游戲行業開始萌芽。

彼時,以郵箱和門戶為主營業務在美股上市的網易,在互聯網泡沫中飽受打擊,于2001年收購天夏科技進軍網游市場,當年底推出《大話西游》,一炮打響。

之后,《大話西游》及其衍生出來的《夢幻西游》,一直是網易的代表作之一,為這家產品型游戲公司的進階之路奠基。

網易的跨界成功,讓初代互聯網公司們洞悉了網絡游戲這一財富密碼。于是,搜狐暢游制作了《天龍八部》,原本做單機游戲的金山西山居,上線了《劍俠情緣網絡版》。

通過QQ積累了大量用戶的騰訊,也急需尋找變現途徑,2003年推出騰訊游戲大廳,以休閑小游戲試水。

誰也沒想到,兩場意外,成就了中國游戲行業雙雄時代的完美開局。之后的20年,騰訊和網易(09999.HK)在游戲市場明爭暗斗,書寫了中國游戲產業的半部發展史。

網易以游戲為核心業務,通過接連不斷的產品創新,以一己之力追趕騰訊。而騰訊控股(00700.HK)則成長為一家互聯網平臺型公司,以流量、資本與生態,多次抵擋住了網易游戲的進擊。

2009年,騰訊控股首次披露游戲業務規模,當年收入53.85億元,網易游戲為34億元,比率不到1.6倍。2014年騰訊登頂全球游戲市場這一年,比率變成了4.6。

之后,兩家公司的差距有所收窄,但網易游戲與騰訊游戲,始終相差最少一個身位。2023年上半年,騰訊游戲業務收入928億元,網易游戲389億元,兩者的規模比率為2.4。

未來,暫時無人可以挑戰騰訊和網易在中國游戲市場的地位。網易繼續埋頭通過IP、產品和全球化的布局苦追騰訊,近幾年特別是要妥善解決暴雪分手后遺癥;騰訊的重任,則變成了,如何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全球游戲老大。

A股游戲三巨頭

騰訊、網易身后,是A股游戲三巨頭,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和完美世界(002624.SZ)。

盛大游戲通過《傳奇》點燃了中國網游之火,催生了一大批中國游戲公司的崛起,并引發了第一次游戲公司上市潮,完美世界、巨人網絡、搜狐暢游、盛大游戲先后在美股IPO。

沒過幾年,隨著資本市場重心轉移,初代游戲巨頭們紛紛回到A股上市,完美世界是第一家。

完美世界游戲創立于2004年,3年后登陸納斯達克。2008年,完美世界影視成立,2014年借殼金磊股份上市,成為完美環球,兩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為池宇峰。2015年完美世界游戲完成私有化,次年注入完美環球,組成現在的完美世界。

作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影游綜合體,完美世界將“影游聯動”作為其核心戰略之一,成為當時的A股游戲老大。

如果說完美世界成功于對IP的頂級運作,那么,接棒者世紀華通,則是將資本運作發揮到了極致。

2014年-2019年期間,做汽車零部件的世紀華通(002602.SZ),先后收購七酷網絡、天游軟件、點點互動及盛躍網絡四家游戲公司,一舉成為當時的A股游戲老大。

點點互動曾占據中國游戲出海榜首;盛躍網絡就是當年的盛大游戲,如今已更名為 “盛趣游戲”。

江山代有才人出,近幾年,輪到三七互娛(002555.SZ)了。

在端游轉向手游的過渡階段,頁游這種短平快的游戲模式快速崛起,幫助三七互娛完成原始積累。

借殼上市后,三七互娛逐步完成移動游戲轉型,憑借杰出的產品力,成長為新一代的A股游戲老大。近年,該公司海外業務表現出色,更夯實了這一地位。

近年,游戲行業經過數輪調整,三巨頭也曾歷經跌宕起伏,但是,依然無人可以撼動它們在A股游戲板塊的江湖地位。

腰部各具特色

一個市場若想要健康發展,頭部要夠硬,腰部也要夠挺。

在超級游戲巨頭和A股頭部企業之后,中國游戲行業的中堅力量,可謂五花八門,各具特色。

它們的名單,包括但不限于:巨人網絡、吉比特、愷英網絡、神州泰岳、網龍、掌趣科技、家鄉互動、禪游科技等。

《傳奇》深度玩家史玉柱,發現了一個漏洞可以作弊,結果賬號被封,一氣之下自己投資推出了《征途》。這款產品2006年4月公測,2007年便成為全球第三款同時在線玩家超百萬的網游。

僅憑這一款產品,巨人網絡2007年底在紐交所上市,成為當時在美股發行規模最大的中國民營企業。

近些年,資產規模龐大的史玉柱,醉心資本運作。巨人網絡業務全靠吃老本,導致沉寂多年。

不過,一旦史玉柱放下執念,帶領公司打磨產品,哪怕只能繼續炒作征途IP的剩余價值,也足夠拉動公司業務恢復增長。

屢創游戲股盈利神話的吉比特,與巨人網絡類似,常年依賴一兩款產品,導致盈利能力有所下滑。然而,整體業績相對穩定,仍然不容小覷。

最令人意外的就是愷英網絡。公司創始人,“游戲天才”王悅涉嫌證券操縱,波及上市公司,引發業績暴雷,一度陷入生死邊緣。

王悅被動退出,愷英網絡地獄歸來,新任掌舵者帶著這家上市公司,重注傳奇游戲,快速提振業績,去年凈賺超過10億元,今年上半年盈利7.24億元,意外排進A股游戲前三。

游戲行業內,大家可能不了解神州泰岳,但對旗下游戲業務子公司殼木游戲,應該相當熟悉。殼木游戲專注于海外市場,常年穩居中國游戲出海榜單前列,上半年凈利潤超過5億元。

網龍、掌趣科技都是老牌游戲小巨頭,家鄉互動和禪游科技則是專注于棋牌市場的垂直游戲玩家。

另外,也有一些沒上市的游戲公司,在行業內并不顯山露水,但實力強勁。比如說,新三板掛牌企業智明星通,正在沖擊港股上市的貪玩游戲,以及屢次沖擊IPO而不得的多益網絡。

智明星通的創始人唐彬森,賣掉公司實現財務自由后創立了元氣森林;很多人只知道渣渣輝,不知道其締造者貪玩游戲;更多人,因為多益網絡老板的各種奇葩傳聞,而忽略了這家公司曾年賺10億。

當然,一些游戲行業曾經的中堅力量,內部調整之后,沒有將重心放到游戲業務上,即便它仍然實力強勁。例如,獨角獸捕手周亞輝旗下的昆侖萬維,以及轉型IP運營的姚記科技。

失落者名單

在整體向上的中國游戲市場,頭部領跑、腰部穩定,尾部出清也在加速。

2014年-2016年這一輪游戲公司的資本化熱潮,讓A股游戲板塊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幾十家,如果再算上那些擁有部分游戲業務和概念的公司,以及港股游戲板塊,鼎盛時期估計有近百家。

僅僅五六年過去,游戲上市公司的數量,少了接近一半。

一方面,游戲行業的用戶紅利結束,去年中國游戲玩家規模6.64億,同比減少了0.33%;今年上半年恢復微弱增長,同比增長0.35%至6.68億。

另外,行業政策的調整,不僅加強了對棋牌等游戲品類的監管,直接重創了聯眾和博雅互動;還通過控制版號發放來促進行業優勝劣汰。

存量時代+監管趨嚴,讓游戲行業的競爭空前激烈。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雙雙發力,造成了大浪淘沙的局面。

近年,至少有富控互動、長城動漫、艾格拉斯、晨鑫科技、游久游戲、應眾互聯、聚龍股份等7家A股游戲公司退市。

在前幾年的游戲行業暴雷潮中,也有部分公司保住了上市地位,但游戲業務萎縮之后,轉回原主營業務,或繼續拓展其他業務。包括湯姆貓、天舟文化、惠程科技、浙數文化、聚力文化、寶通科技等。

目前仍然深陷業務危機的A股游戲公司也有很多,包括凱撒文化、電魂網絡、中青寶、富春股份等。如果算上港股那些業務式微的游戲公司,這個名單的長度恐怕會翻好幾倍。

當然,也有一些游戲公司,暫時受困,但產業基礎雄厚,近些年試圖提振業績、重回輝煌。比如說中手游和游族網絡。

中手游,老牌游戲巨頭,代表作《仙劍》。近年業務不振曾陷入虧損,如今游戲業務全面“仙劍”化,還依托這一經典IP開啟品牌授權,涉足影視、VR、元宇宙、實景娛樂等。盡管上半年扭虧,但中手游離基本面的穩定,還有一段距離。

最可惜的便是游族網路。在游戲天才林奇的帶領下,這家公司成立5年就借殼上市,一度以10億元凈利潤躋身A股游戲四強。

但是,當林奇的好奇心被三體IP、影視等業務占據,上市公司便陷入低迷。

正當林奇準備像史玉柱那樣帶領公司再次創業時,一場內部矛盾引發的惡性事件,終結了這家小巨頭的復興之路。

如今,游族網絡最大的看點,除了自研游戲,便是與三體IP的相關聯動。

誰能穿越周期?

任何行業都有周期性,游戲行業也不例外。

短周期,可以稱之為產品周期,即游戲游戲公司因產品上新節奏導致的業績波動,大約為1-3年。

游戲產品的投入與產出,與電影類似,高投入、高風險與高收益并存。但是,電影票房能否成功,基本功于一役;游戲產品則是一個長期驗證的過程,而且,一旦用戶認可其價值,長尾效應非常明顯。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騰訊旗下的《王者榮耀》,2015年上線,到2022年仍然能貢獻22億美元的收入,排名全球手游第一。

中周期,影響因素以產業發展方向為主,政策環境為輔,也可以稱之為行業周期,一般3-5年左右。比如說,近年大熱的二次元概念、出海風潮,以及版號發放節奏、互聯網監管對游戲行業產生的影響。

近年,出海成績對游戲公司的業績表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騰訊本土業務失速,正是海外業務拉動了增長;類似的情況,在游戲行業并不鮮見。

這幾年中國游戲行業的整體波動,則是受政策影響所致。

受版號管控影響,2018年是游戲行業的小年;2019年恢復;2020年特殊情況,游戲行業小爆發;2021年,版號管控、未成年人保護、互聯網監管等因素疊加,行業再度進入相對低迷期;2022年之后版號發放重啟,行業又進入增長恢復期,2023年回暖明顯。

游戲行業也存在自己的長周期,主要表現為平臺介質的升級,可以稱之為平臺周期,大約為20年。

從早期的游戲機,到端游風靡、頁游過渡、全面手游化,40年走過兩個周期。

下一個游戲時代,應該是在5G(甚至6G)、AI、VR等技術加持的云游戲時代。屆時,《頭號玩家》中的“綠洲”,三體世界,都會成為游戲里的現實。

為了能在下一個游戲時代占據先機,頭部游戲公司們爭相布局VR等相關產業,嘗試AI在游戲中的運用,投資IDC產業等等,部分公司甚至已經在測試云游戲的初代形態。

在游戲產業升級的背景下,投資門檻提高,將會讓行業的集中度大幅提升。到下一個游戲時代,行業的格局和構成,將會被改寫。

誰能穿越周期?在現有的游戲大小巨頭中,你更看好何種賽道的哪些公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游戲封神榜:誰能繼續穿越周期?

網易苦追騰訊。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斑馬消費 任建新

中國游戲產業,從零起步,如今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游戲市場,只花了20年的時間。

新世紀之初,盛大引進《傳奇》,網易推出《大話西游》,一個新紀元就此開啟。從模仿時代起步,經過移動游戲崛起的本土時代,當下進入到征戰全球市場的大航海時代。

其間,無數產品引領風騷數年,風起云涌;眾多游戲公司英才輩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經過20年的產業洗禮,特別是近幾年政策調整與競爭加劇背景下的行業出清,中國游戲的行業格局穩定下來,終于到了可以大開封神榜的時刻了。

超級巨頭騰訊、網易,一個憑借互聯網平臺的地位,以流量、產業和生態幫游戲業務建立護城河,獨孤求敗;一個借助產品力苦追十余年。

A股游戲三巨頭,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完美世界,借助游戲行業的動能切換,成長為行業的頭部公司。

巨人網絡、吉比特、愷英網絡、神州泰岳、網龍、掌趣科技、家鄉互動、禪游科技等,作為行業中堅的腰部力量,各具特色。

在這個機會與挑戰并存的超級市場,還有哪些隱形巨頭低調發育?哪些深陷泥潭的尾部公司們,排起長隊等待被行業淘汰?

2023年上半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1442.63億元,同比下降2.39%,環比增長22.2%,邊際改善明顯,預計將逐步進入復蘇周期。更多的可能性,正在發生。

網易追趕騰訊

現在的很多80后、90后玩家,可能并不知道,中國網絡游戲行業的開創者,是盛大游戲。

2001年,盛大游戲引進《傳奇》,并首創游戲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的盈利模式,首創點卡收費模式,首創以網吧為核心的銷售網絡,開啟一個新時代。

在盛大《傳奇》的啟發下,中國游戲行業開始萌芽。

彼時,以郵箱和門戶為主營業務在美股上市的網易,在互聯網泡沫中飽受打擊,于2001年收購天夏科技進軍網游市場,當年底推出《大話西游》,一炮打響。

之后,《大話西游》及其衍生出來的《夢幻西游》,一直是網易的代表作之一,為這家產品型游戲公司的進階之路奠基。

網易的跨界成功,讓初代互聯網公司們洞悉了網絡游戲這一財富密碼。于是,搜狐暢游制作了《天龍八部》,原本做單機游戲的金山西山居,上線了《劍俠情緣網絡版》。

通過QQ積累了大量用戶的騰訊,也急需尋找變現途徑,2003年推出騰訊游戲大廳,以休閑小游戲試水。

誰也沒想到,兩場意外,成就了中國游戲行業雙雄時代的完美開局。之后的20年,騰訊和網易(09999.HK)在游戲市場明爭暗斗,書寫了中國游戲產業的半部發展史。

網易以游戲為核心業務,通過接連不斷的產品創新,以一己之力追趕騰訊。而騰訊控股(00700.HK)則成長為一家互聯網平臺型公司,以流量、資本與生態,多次抵擋住了網易游戲的進擊。

2009年,騰訊控股首次披露游戲業務規模,當年收入53.85億元,網易游戲為34億元,比率不到1.6倍。2014年騰訊登頂全球游戲市場這一年,比率變成了4.6。

之后,兩家公司的差距有所收窄,但網易游戲與騰訊游戲,始終相差最少一個身位。2023年上半年,騰訊游戲業務收入928億元,網易游戲389億元,兩者的規模比率為2.4。

未來,暫時無人可以挑戰騰訊和網易在中國游戲市場的地位。網易繼續埋頭通過IP、產品和全球化的布局苦追騰訊,近幾年特別是要妥善解決暴雪分手后遺癥;騰訊的重任,則變成了,如何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全球游戲老大。

A股游戲三巨頭

騰訊、網易身后,是A股游戲三巨頭,三七互娛、世紀華通和完美世界(002624.SZ)。

盛大游戲通過《傳奇》點燃了中國網游之火,催生了一大批中國游戲公司的崛起,并引發了第一次游戲公司上市潮,完美世界、巨人網絡、搜狐暢游、盛大游戲先后在美股IPO。

沒過幾年,隨著資本市場重心轉移,初代游戲巨頭們紛紛回到A股上市,完美世界是第一家。

完美世界游戲創立于2004年,3年后登陸納斯達克。2008年,完美世界影視成立,2014年借殼金磊股份上市,成為完美環球,兩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為池宇峰。2015年完美世界游戲完成私有化,次年注入完美環球,組成現在的完美世界。

作為當時中國最大的影游綜合體,完美世界將“影游聯動”作為其核心戰略之一,成為當時的A股游戲老大。

如果說完美世界成功于對IP的頂級運作,那么,接棒者世紀華通,則是將資本運作發揮到了極致。

2014年-2019年期間,做汽車零部件的世紀華通(002602.SZ),先后收購七酷網絡、天游軟件、點點互動及盛躍網絡四家游戲公司,一舉成為當時的A股游戲老大。

點點互動曾占據中國游戲出海榜首;盛躍網絡就是當年的盛大游戲,如今已更名為 “盛趣游戲”。

江山代有才人出,近幾年,輪到三七互娛(002555.SZ)了。

在端游轉向手游的過渡階段,頁游這種短平快的游戲模式快速崛起,幫助三七互娛完成原始積累。

借殼上市后,三七互娛逐步完成移動游戲轉型,憑借杰出的產品力,成長為新一代的A股游戲老大。近年,該公司海外業務表現出色,更夯實了這一地位。

近年,游戲行業經過數輪調整,三巨頭也曾歷經跌宕起伏,但是,依然無人可以撼動它們在A股游戲板塊的江湖地位。

腰部各具特色

一個市場若想要健康發展,頭部要夠硬,腰部也要夠挺。

在超級游戲巨頭和A股頭部企業之后,中國游戲行業的中堅力量,可謂五花八門,各具特色。

它們的名單,包括但不限于:巨人網絡、吉比特、愷英網絡、神州泰岳、網龍、掌趣科技、家鄉互動、禪游科技等。

《傳奇》深度玩家史玉柱,發現了一個漏洞可以作弊,結果賬號被封,一氣之下自己投資推出了《征途》。這款產品2006年4月公測,2007年便成為全球第三款同時在線玩家超百萬的網游。

僅憑這一款產品,巨人網絡2007年底在紐交所上市,成為當時在美股發行規模最大的中國民營企業。

近些年,資產規模龐大的史玉柱,醉心資本運作。巨人網絡業務全靠吃老本,導致沉寂多年。

不過,一旦史玉柱放下執念,帶領公司打磨產品,哪怕只能繼續炒作征途IP的剩余價值,也足夠拉動公司業務恢復增長。

屢創游戲股盈利神話的吉比特,與巨人網絡類似,常年依賴一兩款產品,導致盈利能力有所下滑。然而,整體業績相對穩定,仍然不容小覷。

最令人意外的就是愷英網絡。公司創始人,“游戲天才”王悅涉嫌證券操縱,波及上市公司,引發業績暴雷,一度陷入生死邊緣。

王悅被動退出,愷英網絡地獄歸來,新任掌舵者帶著這家上市公司,重注傳奇游戲,快速提振業績,去年凈賺超過10億元,今年上半年盈利7.24億元,意外排進A股游戲前三。

游戲行業內,大家可能不了解神州泰岳,但對旗下游戲業務子公司殼木游戲,應該相當熟悉。殼木游戲專注于海外市場,常年穩居中國游戲出海榜單前列,上半年凈利潤超過5億元。

網龍、掌趣科技都是老牌游戲小巨頭,家鄉互動和禪游科技則是專注于棋牌市場的垂直游戲玩家。

另外,也有一些沒上市的游戲公司,在行業內并不顯山露水,但實力強勁。比如說,新三板掛牌企業智明星通,正在沖擊港股上市的貪玩游戲,以及屢次沖擊IPO而不得的多益網絡。

智明星通的創始人唐彬森,賣掉公司實現財務自由后創立了元氣森林;很多人只知道渣渣輝,不知道其締造者貪玩游戲;更多人,因為多益網絡老板的各種奇葩傳聞,而忽略了這家公司曾年賺10億。

當然,一些游戲行業曾經的中堅力量,內部調整之后,沒有將重心放到游戲業務上,即便它仍然實力強勁。例如,獨角獸捕手周亞輝旗下的昆侖萬維,以及轉型IP運營的姚記科技。

失落者名單

在整體向上的中國游戲市場,頭部領跑、腰部穩定,尾部出清也在加速。

2014年-2016年這一輪游戲公司的資本化熱潮,讓A股游戲板塊的上市公司數量達到幾十家,如果再算上那些擁有部分游戲業務和概念的公司,以及港股游戲板塊,鼎盛時期估計有近百家。

僅僅五六年過去,游戲上市公司的數量,少了接近一半。

一方面,游戲行業的用戶紅利結束,去年中國游戲玩家規模6.64億,同比減少了0.33%;今年上半年恢復微弱增長,同比增長0.35%至6.68億。

另外,行業政策的調整,不僅加強了對棋牌等游戲品類的監管,直接重創了聯眾和博雅互動;還通過控制版號發放來促進行業優勝劣汰。

存量時代+監管趨嚴,讓游戲行業的競爭空前激烈。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雙雙發力,造成了大浪淘沙的局面。

近年,至少有富控互動、長城動漫、艾格拉斯、晨鑫科技、游久游戲、應眾互聯、聚龍股份等7家A股游戲公司退市。

在前幾年的游戲行業暴雷潮中,也有部分公司保住了上市地位,但游戲業務萎縮之后,轉回原主營業務,或繼續拓展其他業務。包括湯姆貓、天舟文化、惠程科技、浙數文化、聚力文化、寶通科技等。

目前仍然深陷業務危機的A股游戲公司也有很多,包括凱撒文化、電魂網絡、中青寶、富春股份等。如果算上港股那些業務式微的游戲公司,這個名單的長度恐怕會翻好幾倍。

當然,也有一些游戲公司,暫時受困,但產業基礎雄厚,近些年試圖提振業績、重回輝煌。比如說中手游和游族網絡。

中手游,老牌游戲巨頭,代表作《仙劍》。近年業務不振曾陷入虧損,如今游戲業務全面“仙劍”化,還依托這一經典IP開啟品牌授權,涉足影視、VR、元宇宙、實景娛樂等。盡管上半年扭虧,但中手游離基本面的穩定,還有一段距離。

最可惜的便是游族網路。在游戲天才林奇的帶領下,這家公司成立5年就借殼上市,一度以10億元凈利潤躋身A股游戲四強。

但是,當林奇的好奇心被三體IP、影視等業務占據,上市公司便陷入低迷。

正當林奇準備像史玉柱那樣帶領公司再次創業時,一場內部矛盾引發的惡性事件,終結了這家小巨頭的復興之路。

如今,游族網絡最大的看點,除了自研游戲,便是與三體IP的相關聯動。

誰能穿越周期?

任何行業都有周期性,游戲行業也不例外。

短周期,可以稱之為產品周期,即游戲游戲公司因產品上新節奏導致的業績波動,大約為1-3年。

游戲產品的投入與產出,與電影類似,高投入、高風險與高收益并存。但是,電影票房能否成功,基本功于一役;游戲產品則是一個長期驗證的過程,而且,一旦用戶認可其價值,長尾效應非常明顯。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騰訊旗下的《王者榮耀》,2015年上線,到2022年仍然能貢獻22億美元的收入,排名全球手游第一。

中周期,影響因素以產業發展方向為主,政策環境為輔,也可以稱之為行業周期,一般3-5年左右。比如說,近年大熱的二次元概念、出海風潮,以及版號發放節奏、互聯網監管對游戲行業產生的影響。

近年,出海成績對游戲公司的業績表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騰訊本土業務失速,正是海外業務拉動了增長;類似的情況,在游戲行業并不鮮見。

這幾年中國游戲行業的整體波動,則是受政策影響所致。

受版號管控影響,2018年是游戲行業的小年;2019年恢復;2020年特殊情況,游戲行業小爆發;2021年,版號管控、未成年人保護、互聯網監管等因素疊加,行業再度進入相對低迷期;2022年之后版號發放重啟,行業又進入增長恢復期,2023年回暖明顯。

游戲行業也存在自己的長周期,主要表現為平臺介質的升級,可以稱之為平臺周期,大約為20年。

從早期的游戲機,到端游風靡、頁游過渡、全面手游化,40年走過兩個周期。

下一個游戲時代,應該是在5G(甚至6G)、AI、VR等技術加持的云游戲時代。屆時,《頭號玩家》中的“綠洲”,三體世界,都會成為游戲里的現實。

為了能在下一個游戲時代占據先機,頭部游戲公司們爭相布局VR等相關產業,嘗試AI在游戲中的運用,投資IDC產業等等,部分公司甚至已經在測試云游戲的初代形態。

在游戲產業升級的背景下,投資門檻提高,將會讓行業的集中度大幅提升。到下一個游戲時代,行業的格局和構成,將會被改寫。

誰能穿越周期?在現有的游戲大小巨頭中,你更看好何種賽道的哪些公司?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晴隆县| 兴义市| 犍为县| 宜宾市| 平舆县| 维西| 新兴县| 威宁| 军事| 六安市| 拉孜县| 江孜县| 山阳县| 昔阳县| 闸北区| 无锡市| 五河县| 徐汇区| 定襄县| 大宁县| 洛南县| 沙坪坝区| 尼玛县| 罗城| 麻阳| 剑川县| 元谋县| 中山市| 南陵县| 涞水县| 拜城县| 镇雄县| 上思县| 邳州市| 白朗县| 阳信县| 泰来县| 成安县| 九寨沟县| 丰顺县|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