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晨光
8月31日,SPAC公司Aquila在港交所公告,與找鋼產業互聯集團(目標公司)及Merger Sub(找鋼產業互聯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訂立業務合并協議,內容有關合并及紅股發行,這也是SPAC公司非常重要的De-SPAC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并購上市) 階段。
這是港股SPAC制度實施以來第一個De-SPAC。
Aquila指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并購交易將導致Aquila與目標集團進行業務合并,以及目標公司作為繼承公司于聯交所上市。
公告稱,根據業務合并協議的條款,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并購交易將通過Aquila與Merger Sub的合并進行,合并后Merger Sub將不再獨立存在,而Aquila將繼續作為存續實體并成為繼承公司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
此外,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并購交易完成后,Aquila股東(進行贖回的Aquila股東及持異議Aquila股東除外)連同PIPE投資者、獲準許股權融資投資者(如有)及目標公司的現有股東將成為繼承公司的股東;Aquila權證持有人將成為繼承公司權證持有人;Aquila的上市地位將被撤銷;及目標公司將成為繼承公司,并將于聯交所上市。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2年在線鋼鐵交易量計,找鋼產業互聯集團運營著全球最大的三方鋼鐵交易數字化平臺。通過連接鋼鐵交易行業的主要參與者至其數字化平臺上,率先在中國提供涵蓋鋼鐵交易全價值鏈的一站式B2B綜合服務,包括在線鋼鐵交易、物流、倉 儲及加工、金融科技解決方案、SaaS產品及大數據分析。
同股不同權受益人將為王東及王常輝,分別為目標公司的創始人及聯合創始人,緊隨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并購交易完成后并計及同股不同權架構,將共同能夠行使繼承公司約65.7%的投票權。
實際上,早在去年的3月份,Aquila剛剛上市的時候就表示,未來擬合并公司是在一個新經濟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擁有良好的長期增長前景、差異化的價值主張及技術壁壘,以及可追溯的財務往績記錄等。
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2022年線下鋼鐵交易量計,找鋼產業互聯集團全球最大的三方鋼鐵數字化交易平臺。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中國的在線鋼鐵交易市場經歷大幅增長,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人民幣2775億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9958億元,且預期將按19.6%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27年的人民幣24415億元。
業績方面,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找鋼產業互聯集團分別產生未經審核總收入人民幣1349.8百萬元、人民幣1353.4百萬元、人民幣905.4百萬元及人民幣221.6百萬元。于2020年、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找鋼產業互聯集團分別錄得未經審核凈虧損人民幣456.0百萬元、人民幣274.4百萬元、人民幣366.1百萬元及人民幣44.6百萬元。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分別錄得毛利率15.4%、25.5%、25.4%及32.3%。
據了解,找鋼產業互聯集團曾于2018年6月25日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由于當時的市況,該公司決定不再繼續進行上市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并購交易中的議定估值(議定估值)為100億港元。
據介紹,來自PIPE(私募基金)投資的所得款項總額將為6.05億港元。在扣除費用、傭金和開支后,PIPE投資產生的所得款項總額將用于以下用途:約25%將用于通過數字化增強繼承集團的服務組合;約20%將用于拓寬繼承集團的買家群體并增加買家黏性;約20%將用于增強繼承集團的技術實力。
天愛資本投資總監杜先杰表示,畢竟是第一單De-SPAC,市場應該還是有點期待。后續的關鍵是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沖告訴界面新聞,首先,從De-SPAC市場的角度來看,當前的市場環境并不理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主要目標是尋找并收購有潛力的未上市公司,然而優質的目標公司并不容易找到。這主要是因為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許多賺錢有潛力的公司可能會選擇延遲上市,或者其他融資方式。
“有較多PE投資者壓力的公司也許會選擇SPAC,主要是為了給PE投資者交代,避免回購合約違約。此外,SPAC的并購過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也可能導致投資者的不確定性增加。”
其次,黃立沖指出,對于需要融資上市的公司來說,尤其像互聯網鋼鐵買賣中介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和融資環境也較為困難。由于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加上估值不實在,投資者可能會更加謹慎,這可能導致融資難度增加。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能會選擇通過SPAC并購的方式上市,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抱團取暖的策略。
在黃立沖看來,雖然互聯網可以改變傳統的鋼鐵銷售模式,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找鋼網的估值超過100億港元,可能過高,而且有可以換股的衍生工具,后續或有一定拋壓,不過SPAC的實控人也是無奈的選擇。
“這主要是因為,盡管找鋼網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優勢,但其業務模式并沒有根本性創新,因此,其高估值可能難以持續。盡管如此,找鋼網的上市可能會為其提供一個表面上的估值,主要給PE投資者對賭一個交代,避免回購。然而,這并不能改變其基本面的問題,即其業務模式的創新性不足,以及其高估值可能難以持續的問題。”黃立沖坦言,雖然找鋼網的上市可能會帶來一些短期的利益,但從長期來看,其業務模式的創新性不足,高估值可能難以持續,這可能會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