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奇銳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杭州解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03%至10.56億元,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增長24.55%和36.27%至1.81億元和1.84億元。
在整個集團內,來自零售業務的收入為8.71億元,占比82.4%。其中聯營收入為6.43億元,占比60.84%,涉及商品品類有服裝、化妝品、首飾和鞋帽等。自營收入錄得2.28億元,占比21.58%,涉及部分化妝品、家電、煙草和商場超市內商品。
杭州大廈是杭州解百旗下最重要的物業,也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2023上半年,杭州大廈公司收入增長11.23%至9.9億元,凈利潤增長21.52%至3.66億元,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由3.85億元下降至1107萬元。
從2019年到2022年,杭州解百收入分別為64億元、17.9億元、21.3億元和19.9億元。杭州解百在財報中稱,由于自2020年1月1日起采用新的會計標準對營業額進行統計,將聯營業務由原全額法改為按凈額法核算,因此導致了營業收入出現大幅下降。
具體來說,聯營是由品牌在商場內指定區域設立專柜,由商場的營業員及品牌的銷售人員共同負責銷售。在商品出售后,商場再根據合約將核算后的營業額支付給品牌,剩余部分歸商場所有。過去的核算方式統計商品的總營業額,如今則統計歸屬商場的凈額。
若剔除新核算標準的影響,杭州解百2020年收入同比增長24.20%,歸母凈利潤增長13.42%。但在隨后的2021年和2022年,收入卻分別增長18.98%和下跌6.62%。其中2021年的增長得益于海外消費回流之下,中國奢侈品消費的快速反彈。
具體到杭州大廈公司,其2020年到2022年的收入分別為16.51億元、19.78億元和18.52億元。根據贏商網的統計,杭州大廈2020年內部品牌的總銷售額為80億元,2021年和2022年則均超過了百億元,蟬聯杭州銷售額最高的商場首位。
明顯可以看出,杭州解百以及杭州大廈的輸入增幅出現了放緩。即使是以半年報對比,2021年上半年,杭州解百收入增長62.64%至11.19億元,但2023年上半年卻增長了10.03%至10.56億元,未及2年前的水平。
這并不讓人意外。
LVMH集團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除日本外的亞太市場收入增長22%至143.62億歐元,而在2021年的數字為70%。開云集團2021年上半除日本外的亞太市場銷售額增長64.9%,但在2023年只有11%。即使是表現最好的愛馬仕集團,2021上半年和2023上半年的亞太市場增幅也分別為87%和28%。
咨詢公司伯恩斯坦分析師Luca Solca在一份報告中近日指出,疫情結束并不一定能推進奢侈品消費,反而會讓奢侈品行業在重回正常運作周期的趨勢下,讓整體奢侈品消費在對比之下呈現出放緩態勢。
如今奢侈品消費呈現出兩極化特征,越來越多奢侈品牌傾向將資源投入到維護高凈值客戶關系身上。香奈兒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接連開設只針對高端客戶的VIC門店。像CELINE這樣的二線品牌,也在近期推出使用珍稀皮革制作的定制手袋系列,專門面向高凈值人群。
而各類高端商場便是吸引高凈值人群的場所。
盡管業績表現放緩,奢侈品牌依然看重杭州大廈。包括路易威登和迪奧在內的品牌均在近年重新翻修杭州大廈門店。這是品牌對商場銷售能力的認可。根據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媒體“潮新聞”的報道,2022年杭州大廈香奈兒門店銷售額達到18億元。
事實上,杭州正在成為奢侈品消費的新的“橋頭堡”。
除了已經投入運營的杭州大廈、杭州萬象城和濱湖銀泰,SKP、恒隆和K11也確定進入杭州。這些運營商手中都握有大量奢侈品牌資源,屆時必然會將杭州奢侈品市場推向新的階段。而杭州解百也明白這一點,多次在財報中表明市場變化將會帶來更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