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8月31日晚間,百億化學藥龍頭海正藥業(600267.SH)突發公告,公司董事長蔣國平、副董事長兼高級副總裁兼代理總裁陳曉華雙雙以個人原因辭去在公司擔任的一切職務。
同日,同屬浙江海正集團控制下的科創板公司海正生材(688203.SH)也公告了公司董事長蔣國平辭職的消息。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作為海正藥業的多年老臣,蔣國平自2018年11月起擔任公司董事長至今已有近5年,而在去年4月19日,其剛剛連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及董事長,任期五年。陳曉華更是2017年開始擔任副董事長,同樣在去年獲得連任。
此外,蔣國平自2020年起擔任海正生材董事長,帶領該公司在去年剛剛登陸科創板。
海正藥業作為浙江臺州當地較為知名的國資藥企,在醫藥反腐風暴正盛的形勢下,兩名元老高管突然辭職也引起市場猜測。
對于兩名高管離職是否與反腐問題相關,9月1日,海正藥業證券部方面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公司是收到二人的個人辭職報告,所以對外披露公告,對于市場傳聞“肯定以公告為準”。至于反腐的影響,其表示,“醫藥行業反腐確實已經開始一兩個月,而且可能還只是開始,多多少少會對正常經營會有影響,比如反腐對公司舉辦推廣活動等等都會有常態化的影響,但我們理解這是行業整體的狀況。”
“倉促”離職
根據8月31日海正藥業公告,蔣國平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提名委員會委員、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同時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曉華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副董事長、董事及審計委員會委員、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職務,同時不再代理履行總裁職責。
蔣國平、陳曉華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
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海正藥業全體董事一致推舉董事兼高級副總裁杜加秋臨時代理履行董事長職責;由公司高級副總裁楊志清臨時代理履行總裁職責。
同日海正生材表示,蔣國平因個人原因,經慎重考慮,辭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及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召集人職務,同時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當日,海正集團立刻向海正藥業和海正生材推薦了遞補董事及董事長候選人沈星虎,上市公司公告的資料顯示,沈星虎曾任原臺州市椒江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等,目前已取代蔣國平擔任海正集團黨委書記及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不過,界面新聞記者發現,上述職務任命似乎略顯倉促,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截止到9月1日,海正集團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一欄均仍為蔣國平。
幾天前仍在履職
資料顯示,蔣國平,1961年出生,2018年以前,其長期在浙江臺州公務員系統任職,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任椒江區經濟貿易局局長;2012年3月至2016年11月,任椒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歷任椒江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2018年11月,蔣國平“空降”出任海正集團董事長、海正藥業董事長等職務,2020年7月起,任海正生材董事長。最新資料顯示,在海正藥業年薪155.13萬,持股31萬股,在海正生材則沒有持股,也不領取薪水。
2021年,曾有投資者就蔣國平已到退休年紀之后任職情況提問,海正藥業表示,根據《公司法》、《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章程》相關規定:蔣國平先生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之后,仍可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及公司下屬控股公司相關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在8月22日的海正藥業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本次辭職的蔣國平和陳曉華還代表公司出席會議,并多次回應相關問題。
在面對近期醫療反腐會不會對公司的Cso業務造成沖擊的提問時,蔣國平表示:對于行業內正在開展的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全公司上下高度重視,我們認為在深化醫療改革的大背景下,為凈化醫藥行業生態,健全和完善行風治理尤為迫切,因此我們堅決擁護,積極響應,并在必要時全力配合。
執掌業績平穩
資料顯示,海正藥業是一家集研產銷全價值鏈、原料藥與制劑一體化、多地域發展的綜合性制藥企業。
從業績層面看,2015年至2018年,公司連續四年扣非后虧損超億元,2019年,蔣國平上任董事長后首個完整年度實現凈利潤9307.27萬元,扣非后巨虧25.21億元,隨后趨向平穩,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113.54億元、121.36億元和120.37億元,同期凈利潤4.17億元、4.87億元和4.89億元。
銷售費用方面,公司銷售開始始終不低,2020年至2022年分別達到25.22億元,24.98億元和24.06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約為22%、21%和20%。
最新的半年報顯示,海正藥業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60.6億元,同比增加5.6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19億元,同比增加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