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昊
民航業寒冬已過,今年上半年各大航司營收大幅增長,虧損幅度大幅減小。
8月30日-8月31日,三大航陸續發布2023年半年報。其中南方航空(600029.SH)營收最高,虧損最??;中國東航(600115.SH)營收最低、虧損最大;中國國航(601111.SH)則介于兩者之間。具體來看:
- 中國國航:實現營收596.13億元,同比增長148.8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34.51億元;
- 南方航空:實現營收718.30億元,同比增長75.9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28.75億元;
- 中國東航:實現營收494.25億元,同比增長155.3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62.49億元。
2022年是三大航最艱難的一年,營業收入均創下十余年的新低,凈虧損額度則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三大航營收幾乎都實現翻倍式增長,行業回暖明顯。
民航業盈利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出行需求、航油成本、匯率波動。
今年上半年,隨著全球主要民航市場逐步取消旅行限制措施,旅客出行意愿高漲,全球民航客運市場運輸需求呈現持續恢復態勢。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測,2023年全球民航旅客周轉量預計恢復至2019年的87.80%;客運收入預計達到5460億美元,恢復至2019年的90%。
我國民航業安全有序恢復運輸生產,上半年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531.30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2.84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4.60%和88.20%,行業運輸生產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航空客運方面,上半年國內日均客運航班12076班,較2019年同期增長5.14%;國內日均旅客運輸量152.2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6.5%。航空貨運方面,上半年日均保障貨運航班590班,較2019年同期增長58.2%。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航今年上半年均有引進飛機,機隊規模有所擴大。其中中國國航機隊凈增8架飛機、中國東航機隊凈增7架飛機、南方航空機隊凈增3架飛機。
出行需求維持在高位,單位航油價格下降讓航空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國際原油價格波動以及發改委對國內航油價格的調整,都會對航司的成本造成較大的影響。以中國東航為例,在不考慮燃油附加費等因素調整的情況下,如平均航油價格上升或下降5%,公司航油成本將上升或下降約8.72億元。
iChoice數據顯示,國際航空煤油現貨價格與2022年6月觸及近幾年的高點,隨后震蕩下行。截至今年6月末價格為90.96美元/桶,相較于高點的171.95美元/桶下降約47%。
不過由于航班數量增加,三大航的用油量也有所增加。以中國國航為例,期內公司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增加89.98億元,公司稱主要是受用油量上升以及航油價格下降的綜合影響。
匯率方面,由于航空公司擁有大量外幣金融負債和外幣金融資產,在匯率波動情況下,折算產生的匯兌損益金額較大;同時匯率波動還將影響公司飛機、航材、航油等源于境外的采購成本及境外機場起降費等成本的變動。
今年上半年,三大航仍有匯兌損失,但損失金額有所下降。期內中國國航匯兌凈損失為15.65億元,同比減少6.74億元;中國東航匯兌凈損失為13.27億元;南方航空匯兌凈損失為13.4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七大上市航企中已有兩家實現盈利,分別是春秋航空(601021.SH)、吉祥航空(603885.SH)。具體來看:
- 春秋航空實現營收80.30億,同比增長119.7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38億元;
- 吉祥航空實現營收93.31億,同比增長173.5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41萬元。
春秋航空作為廉價航的代表,憑借“兩單”、“兩高”和“兩低”的經營模式不斷壓縮成本。“兩單”指的是單一機型與單一艙位;“兩高”指的是高客座率與高飛機日利用率;“兩低”指的是低銷售費用與低管理費用。
吉祥航空的差異化競爭策略還體現在航線、航班安排以及特色服務;控股子公司九元航空主要目標市場為我國低成本航空市場。
展望未來, IATA預測2023年全球民航業將實現強勁復蘇,但各地區復蘇分化明顯,北美、歐洲和中東地區恢復速度較為領先,恢復滯后的亞太地區預計將迎來大幅提升,與其他地區的差距將會縮小。
中國東航指出,我國民航業隨著暑運旺季和國慶黃金周的到來,有望迎來快速恢復和增長,但同時面臨著國內供需不平衡、國際航線恢復滯后等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