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實習記者 朱簞
作為優質民營房企之一,美的置業上半年仍保持了盈利。
8月29日晚間,美的置業發布的2023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3.35億元,同比上升14.8%,毛利潤47.92億元,毛利率為13.2%,凈利潤17.5億元,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8.56億元。
今年上半年,美的置業實現合約銷售額406億元,進入行業前二十強,合約銷售面積321萬平方米,合約銷售面積均價增長3%至12653元/平米。
對于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公司應對策略,美的置業董事會主席郝恒樂在8月30日的業績會上表示,未來行業規模增長是放緩的態勢和趨勢,公司也在持續性降杠桿,并提升安全度。只有公司是安全的、健康的,才能分享未來調整機會過后的行業紅利。
郝恒樂還提到,美的置業接下來會保交付,甚至提前交付,讓客戶有足夠信心購買公司的房子;同時也要保信用,信用是公司的底線,任何方面出問題,信用都不能出問題。無論是經營性現金流回流還是新增融資,一定要在保信用的前提下得到保障。同時還有大股東(何享健家族旗下的美的控股)對公司一直以來持續的賦能,這也是美的置業的底氣。
今年上半年,美的置業重啟公開市場拿地,在廣州、佛山、長沙等城市新增土地儲備約47萬平方米,權益貨值約38億元。
截至上半年末,美的置業的土儲總建筑面積約3426萬平方米,涉及331個物業開發項目,其中通過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參與的項目有98個。
面對房地產行業形勢變化,美的置業開始退出部分三四線城市,堅持在一二線核心城市布局。上半年,美的置業土儲面積權益比提升至72%,較期初上升3%,其中二線及以上城市的土儲占比67%,同時退出部分弱三線和四線城市,減少權益貨值3.8億元。
在民營房企整體融資未得到根本改善的情況下,美的置業的融資渠道相對通暢,上半年還實現融資額的正增長。
作為“第二支箭”首批支持的民營房企,美的置業去年12月成功獲批150億中票額度。今年4月發行12億中票,是首家獲得中債信用增進、交通銀行和中信證券三大機構聯合創設風險緩釋憑證(CRMW)的民營房企。8月再次發行了9.2億元中期票據。
在債務兌付方面,美的置業沒有美元債,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為124億元,月均還債約10.31億元。2023年到期公司債券共計51.44億元。截止2023年8月,已如期兌付43.04億元,剩余8.40億元將在9月到期兌付,美的置業表示公司已經儲備好資金支付。
整體的債務結構方面,截至上半年末的有息負債總額是438億元,同比下降10%;其中,銀行借款和債券融資合計占比82%;一年內到期融資余額期限占比28%,與年初持平。
截至報告期末,美的置業持有現金總量238億元,能覆蓋一年內到期的債務兌付。
同時還有銀行授信額度1517億元,尚未動用的銀行授信額度1118億元,公司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為4.68%;另外,公司凈負債率下降至39.8%,剔除受限制現金的現金短債比為1.49,扣預資產負債率67.9%,保持在“綠檔”水平。
在交付方面,2023年上半年,美的置業提前和如期交付超4萬套新房,覆蓋38個城市,77個項目,下半年預計交付5萬套。
面對目前景氣度較弱的地產市場,美的置業仍然保持信心。美的置業董事會主席郝恒樂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公司目前的存量項目資源比較充足,能夠支撐今明兩年合理的銷售規模和市場份額。公司當下要加快銷售去化和銷售回款,做儲備結構性的調整,加快對滯重庫存的去化。
美的置業下一步的買地策略是優中選優,按照公司底線以及存銷結構作常態化的增補。
郝恒樂指出,“到今天為止,公司大量的低量級城市的結構已經比較少了,70%都在比較強的城市,接下來通過不斷作減法,聚焦自己資源、能力、管理等,能夠輻射到周轉相對快,便于管理的地方,公司會更加健康安全,回報率會更加好。
對于當前市場環境下民營企業承受的壓力問題,美的置業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林戈認為,行業供給側改革對于過去杠桿高、過于激進的企業是一個淘汰,國家會給予更加明確的支持信號,對民營企業會作差異化的調整。
在融資方面,林戈表示公司在堅持做24個月的流動性預警,“我們仍然非常謹慎地對待行業,它的存量太大,我們仍然是如履薄冰的應對行業變化。”
雖然面臨著眾多不確定的因素,但郝恒樂認為美的置業有底氣應對行業困境,“我們堅持做得足夠優秀,資產負債表做得足夠好,還款足夠有保障,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營企業,在新增的融資方面不會有太大問題。”
針對市場層面的銷售價格問題,郝恒樂表示,主流的民營企業還是守住持銷項目的價格,個別的尾盤,結構不好的業態會作一盤一策。從國央企、民企、債務違約企業三股力量來說,行業現在對價格還是以守價、穩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