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FBIF食品飲料創新 Riri
昨日,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公布2023年全球乳業20強。該機構依據乳制品企業2022年業績發布的全球乳業20強排行榜,為目前全球乳業最權威的排行榜單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3年全球乳業20強中,只有五家公司排名與去年相同,整體排名迎來了洗牌。本次排名上升的乳企共有9家,下滑的共有6家,有1位新入局者Glanbia,而明治卻在今年落榜。在入榜的中國乳企中,伊利排名第五,蒙牛排名第八。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由于乳制品價格上漲,前20名中的許多公司在2022年的營業額創下歷史新高。然而,更高的營業額背后也是爆炸式的成本支出。農場成本上升,許多乳品公司因此為農場牛奶支付了創紀錄的價格。
此外,2022年的外匯發展也促成此次洗牌,尤其不利于以歐元、新西蘭元、人民幣和日元為單位公布業績報告的乳制品公司。
那么全球乳業20強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我們將在今年的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后展開討論。
?注:營業額數據主要是基于2022年的財務報告以及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完成的并購交易得出的乳制品銷售數據。未完成的并購不含在內。
外匯發展帶來“贏家、輸家”,“大象交易”減少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2022年是充滿變化的一年,讓2023全球乳業20強的整個排名大洗牌。
從營業額來看,2023年全球乳制品前20強企業的總營業額以美元計算,增長了7.4%,而去年的增長率為9.3%。由于美元走強、通貨膨脹和2022年大部分時間緊張的市場環境,全球乳制品前20強企業的總營業額以歐元計算,則大幅增長了21%,同時許多公司報告以當地貨幣計算的收入創下歷史新高。
外匯變化也帶來了“贏家”和“輸家”。荷蘭合作銀行表示,對于非美國乳制品公司而言,以當地貨幣計算的營業額部分或大部分被美元走強所抵消,導致整個榜單的排名發生變化。這也讓營業額大部分來自美國的Glanbia進入20強。
Glanbia logo 圖片來源:Glanbia官網
除了美元之外,加元兌許多其他貨幣(包括歐元)也走強。這也讓來自加拿大的Saputo鞏固了其第10名的位置。而Agropur則上升了一位至第15名。這兩家公司在美國都有可觀的銷量,這使它們比上榜的11家以歐元結算的公司更具競爭優勢。
Saputo logo 圖片來源:Saputo 官網
Agropur logo 圖片來源:Agropur 官網
2022年的外匯發展對以新西蘭元、人民幣和日元結算的乳制品公司尤其不利,導致恒天然下降了三位,以美元計算營業額,蒙牛和伊利失去了更大(營業額)漲幅,而長期躋身前20名的日本明治公司則退出列表。
明治 logo 圖片來源:明治官網
從并購活動來看,2022年,全球乳企的并購活動幾乎與上一年持平,共有近25筆交易。在2022年的前六個月約有12筆交易,然而在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前六個月的并購活動仍然相當溫和。
此外,交易規模也出現結構性放緩。荷蘭合作銀行指出,只有恒天然將其智利業務 Soprole出售給Grupo Gloria,對其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營業額產生了超過7.5億美元的影響。但像Lactalis在2021年以18億美元收購卡夫亨氏這般,交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大象交易”沒有出現。
恒天然 logo 圖片來源:恒天然官網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資本的限制讓全球排名前20的乳制品公司將其并購活動重點放在更能“消化”的戰略附加業務上,并處理掉利潤較低的非核心業務。
Lactalis輕松領先,DFA第二、雀巢第三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在2023年全球前十強乳企中,Lactalis是“Comfortably in the Lead”(輕松領先),以美元計算,其2022年營業額增長了19億美元至286億美元,相較DFA的245億美元營業額高出41億美元。
據悉,該公司的強勁增長得益于近期的幾項大型收購、有機增長和2022年的乳制品價格上漲。
Lactalis Logo 圖片來源:Lactalis官網
盡管在2022年Lactalis收購的規模和節奏有所放緩,但該公司仍在繼續收購更多乳制品資產。
2022年,Lactalis完成了對澳大利亞Jalna Dairy Foods、德國Bayerische Milchindustrie eG(BMI)的fresh dairy部門和法國特色奶酪制造商Verdannet的收購。2023年上半年收購Ambrosi預計將增加超過4.25億歐元的收入,而從恒天然和雀巢收購DPA Brazil仍在等待巴西市場當局的批準,因此未包含在今年的排名中。
今年,DFA超過了雀巢和達能,憑借最大的營業額增長(以歐元和美元計算)穩居亞軍位置。2022年,DFA的營業額猛增52億美元,達245億美元。據悉這主要是由于乳制品價格上漲和有機增長。
Dairy Farmers of America logo 圖片來源:DFA官網
今年排在第三位的雀巢,2022年營業額為233億美元。而第四位的達能2022年營業額為212億美元。在荷蘭合作銀行看來,雀巢和達能,都專注于將乳制品作為一種營養成分發展。
在經歷了幾年的收入減少和撤資之后,雀巢以當地瑞士法郎計算的乳制品相關營業額預計有所增加。同時雀巢仍持有冰淇淋公司Froneri的大量(非控股)股權,該公司今年排名攀升至第19位。
雀巢 logo 圖片來源:雀巢官網
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達能與中國蒙牛完成了一攬子交易,包括出售雅士利25%的股權,購買多美滋中國的全部股份。在2022年3月,達能還宣布與湖南歐比佳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投資并開發其本地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工廠和產品。
Danone logo 圖片來源:Danone官網
中國乳企持續發展,展開多元化布局
在2023全球乳業20強中,伊利以183億美元營業額保持第五位。伊利自2020年首次成為第五名后,一直保持第五的位置,成為亞洲最大乳企。
伊利 logo 圖片來源:伊利官網
今年,蒙牛則下滑一位至第八位,2022年營業額為144億美元,相對落后于Arla Foods(第六位)和荷蘭皇家菲仕蘭(第七位)。
蒙牛 logo 圖片來源:蒙牛
荷蘭合作銀行表示,伊利和蒙牛以人民幣計算的收入預計分別增長5.2%和10.1%,但由于匯率變化,以美元計算的收入增幅分別大幅削減至0.8%和5.4%。
荷蘭合作銀行指出,伊利和蒙牛的其他投資和收購表明,兩家公司都打算進軍中國不斷增長的奶酪、黃油和冰淇淋市場。
伊利收購了新西蘭黃油公司Canary Foods,并通過其新西蘭子公司Westland投資建設了一家新黃油工廠。蒙牛增持了妙可藍多的股權,進一步看好奶酪的發展前景。
兩家公司還公布了其冰淇淋部門的大幅收入增長,同時宣布2022年期間對該領域進行多項投資。蒙牛收購長沙蒙牛冰淇淋銷售有限公司(“長沙冰淇淋”)的多數股權,以及通過兩家子公司投資菲律賓的新建冰淇淋工廠。此外,伊利于2022年初在越南新開了一家生產工廠。
20強后半段差距較小,排位競爭激烈
可以發現,全球乳業20強排名前半段中,第一名和第十名之間的營業額相差近 150億美元,然而排名后半段中,第十一名和第二十名之間的差距約為32億美元。全球后半段的排位競爭也非常激烈,10家企業中有8家都出現了排名變化。
聯合利華仍位居第11位,該公司新成立的冰淇淋部門宣布銷售額增長10億歐元(+14.8%)或2億美元(+2.3%),讓聯合利華的總銷售額增至79億歐元或83億美元。此外,即將收購的美國Yasso Holdings預計將增加超過2億美元的年收入。
聯合利華 logo 圖片來源:聯合利華官網
在聯合利華之后,印度公司Gujarat Co-operative Milk Marketing Federation升至第12位,去年則為第13位。其2022年營業額為70億美元。
圖片來源:Gujarat Co-operative Milk Marketing Federation 官網
緊隨其后的是法國的Savencia,其公司今年則為第13位(去年第12位),營業額約為69億美元。Savencia于2023年4月宣布收購總部位于阿根廷的Williner,一旦交易完成將增加約2.5億美元的收入。
Savencia logo 圖片來源:Savencia官網
今年,愛爾蘭的Glanbia首次進入全球乳業20強,位居第20名。2022年,Glanbia的乳制品收入相比2021年估計增長了13億歐元(+36%),達到48億歐元,相當于51億美元(+21%)。該公司受益于美元銷售額的增長,其中奶酪和營養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業務。
關注乳制品替代品發展新方向,乳企積極建立合作關系
乳制品替代品已成為大多數全球20強乳企的產品組合的一部分,但仍屬于收入的一小部分。
荷蘭合作銀行指出,近年來,乳制品替代品的重點一直是打造植物基產品,作為液態奶和酸奶等新鮮產品的替代品。但如今,頭部乳企的注意力已轉移到使用精確發酵,來開發乳蛋白的替代品。
在過去的12個月里,乳企宣布了一系列合作伙伴關系,其中包括雀巢與初創公司Perfect Day的合作伙伴關系、荷蘭皇家菲仕蘭與生物技術公司Triplebar的合作、恒天然和荷蘭帝斯曼建立一家合資企業Tasman B.V.,以及達能對以色列初創公司ImaginDairy的投資。
結語
展望未來,乳制品和零售價格疲軟將讓2023年成為乳企在盈利能力上充滿挑戰的一年。荷蘭合作銀行表示,一些地區的農場牛奶價格仍然相對較高,這將擠壓 2023年上半年的利潤率。同時,2023年的營業額增長將更加溫和,一些公司不太可能達到2022年兩位數的收入增長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