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近年來,美國在經歷輝煌的“造車”熱潮后,多家電動重型卡車(下稱重卡)企業陸續出現問題甚至面臨破產。
其中,一度被渲染為“重卡界特斯拉”的Nikola連環暴雷。因無法大規模量產,該公司陷入運營困境;與通用汽車的合作摩擦、創始人的證券欺詐風波,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警告信,以及今年8月以來的卡車召回事件,都讓這家公司的光環逐漸褪去。
同樣對標特斯拉的美國電動汽車商Rivian也面臨危機,今年一季度依然虧損13.5億美元;美國電動汽車初創企業Lordstown因不堪虧損在今年6月申請破產保護,但遭到了特拉華州法官駁回。
特斯拉也在介入卡車領域。特斯拉于2017年首次推出Semi電動半掛車原型,去年底向百事公司交付了15輛Semi卡車。據彭博社報道,因其中一些車輛出現故障,該公司于今年3月發布了召回通知。馬斯克今年6月表示,該車型可能要到明年才會大規模生產,并將問題歸咎于松下的電池問題。
“美國這幾個電動重卡的頭部品牌,距離重卡規模化落地的距離還非常遠。”日前,零一汽車創始人兼CEO黃澤鏵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
黃澤鏵曾聯合創立自動駕駛頭部企業圖森未來,任工程合伙人及工程高級副總裁,并參與創立了圖森美國的團隊。在美國時期,他與美國大部分造車新勢力和重卡企業都有所接觸。
“在美國,不僅是重卡行業,整體造車行業的成本意識都非常差,并不知道如何高效利用資金。”他舉例稱,一位美國造車企業高管曾對他表示,花費了10億美元建造一個廠房,但里面毫無設備。
美國的產品運輸以大宗商品、消費品為主,有非常多的跨東西海岸或跨洲的長途運輸。這些場景對車的續航能力要求很高,因此純電車型的應用仍然持疑。
“任何一家制造業企業都需要市場,不能僅靠融資或不斷地研發去支撐未來。”黃澤鏵表示。
他認為,目前看美國電動卡車領域可能是一條死路,但在中國說不定會有答案,因為中美在重卡終端市場方面有所不同。
“中國是資源型運輸為主,大部分是中短途場景。”零一汽車創始人兼總裁張紅松也對此表示。
零一汽車創立于2022年6月,由黃澤鏵和張紅松聯合創立。張紅松曾是三一重卡總經理、北汽福田戴姆勒副總裁。零一汽車的目標是研發具備高階自動駕駛能力的新能源智能重卡。
“公司重點關注砂石料、生產資料、煤炭運輸等市場,這些市場是幾百萬臺的存量市場。”張紅松稱。
從全球減排角度看,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高,商用車的電動化進程也在逐步推進,重卡同樣面臨著傳統重卡與新能源重卡的時代選擇。
“國內有近一半的重卡處于中短途的大宗商品運輸場景中,這一場景的最佳答案是純電的新能源重卡,可以完整地替代現在所有的柴油車市場。”黃澤鏵表示。
在國內“雙碳”目標下,重卡的低碳化已是大勢所趨。民生證券數據顯示,保有量僅占全國汽車3%的重卡,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整體汽車的47%。
從目前已有的新能源重卡類型看,主要有混動、純電動和燃料電池三類,后兩者因低排放成為首選方案。
民生證券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電動重卡是主流,銷量達2.27萬輛,同比增加135%,占新能源重卡總銷量約90%;燃料電池重卡銷量2465輛,同比增加216%,占比9.8%;混動重卡銷量28輛,占比甚少。
“未來的車型在能源形式上多元并行,但目前氫燃料電池的應用仍偏向政策性市場,供應鏈覆蓋范圍有限。從本質看,氫燃料電池是增程式的,與純電車型兼容。”黃澤鏵表示。
頭豹研究院分析指出,中國新能源重卡發展歷程經歷了萌芽期、啟動期和高速發展期,目前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預計未來十年新能源重卡將加速發展,并逐漸向換電模式的新能源重卡方向發展。
該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重卡出現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長近3倍,2018-2021年復合增長達126.5%,預計未來3-5年新能重卡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預計2025年新能源重卡銷量達20萬輛,預計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達109.3%,2025年市場規模擴大到1316.5億元。
當前國內新能源重卡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銷量較為明顯。據頭豹研究院統計,2022年1-7月,共有74家車企銷售新能源重卡11645輛,CR3(前三大廠商市占率)、CR5和CR10分別為40%、58%和85%。其中,三一汽車銷量第一,其次為徐工汽車、漢馬科技等。
張紅松認為,中國重卡市場與乘用車市場不同,并不能簡單從“滲透率”看,可能是發生在“一夜之間”的爆發式增長,其間的拐點就是電池價格等因素帶來的電動重卡運價成本的降低。
“2024年底、2025年初,或許將迎來電動重卡的爆發性增長,屆時就是企業拼成本控制、生產能力、供應鏈資源的時候。”張紅松稱。
針對電動重卡的補能模式,他表示,最初市場普遍認為換電是新能源重卡的必然趨勢,但是現在這一方向在發生變化。
張紅松解釋稱,換電往往是在電廠運煤的高峰時期應用最多,但八成以上的其他場景下,卡車裝卸都有等待時間。
“無論哪種方式,最低的補能成本就是最好的方式。”張紅松表示。
目前,零一汽車開發了中高端和中低端兩款重型整車牽引車平臺,主要面向中短途貨運市場,預計這兩款產品獲將在2023年底實現量產和交付。
8月16日,零一汽車宣布完成1.4億元Pre-A輪融資,由天善資本與聯想創投聯合領投,新宜資本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