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戈振偉
8月29晚間,TCL科技(000100.SZ)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851.49億元,歸母凈利潤3.4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104.2億元。
不過,受益于面板價格回暖,TCL科技于Q2重返盈利軌道,二季度歸母凈利潤8.9億元,同比環比扭虧為盈。
面板是公認的強周期行業,其周期性主要由產能和需求周期疊加經濟周期造成。自2021年下半年價格開始回落后,面板報價呈現持續下跌態勢。
今年上半年,雖然全球顯示終端需求依然低迷,但季度環比已有改善,面板行業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復蘇勢頭。
數據顯示,2月以來,大尺寸TV面板價格實現“六連漲”,55吋及以上TV面板價格普漲20%以上,其中55/65寸面板年內漲幅已超50%。TCL科技旗下的TCL華星是大尺寸高端液晶面板龍頭,后者貢獻了TCL科技約四成營收。
大尺寸TV面板量、價齊升,帶動行業盈利能力修復,包括京東方在內的其他主要面板廠商的中報也明顯改善。分析預計,在上游控產和下游需求反彈的因素交織作用下,下半年面板行業可能從結構性復蘇逐步走向全面、溫和復蘇,新一輪的面板周期或將順勢打開。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上漲推動各大龍頭大廠業績集體走向復蘇的背后,面板行業“供給驅動”的邏輯正在進一步強化。
近年來,日韓及中國臺灣廠商加快退出LCD產線的步伐,繼年初韓廠LGD宣布將大幅壓縮廣州LCD面板廠產能之后,今年8月,日本JDI、臺灣友達光電兩大面板廠商也相繼宣布將關閉兩條LCD產線,LCD落后產能正加快出清,而大陸LCD產線投資也在放緩,面板供給端的壓力將會進一步緩解,行業供給側開始進入有序、良性發展階段。
伴隨LCD產能集中度的持續提升,意味著TCL華星、京東方等大陸龍頭廠商將掌握更強的行業話語權。
行業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大陸面板廠商產能占全球產能近70%,其中高世代線基本都掌握在龍頭廠商手中,其先進產能規模和議價能力相對比較高,有能力通過調整稼動率來改善供需關系、維持價格平穩,從而降低面板的周期性波動?!?/span>
同時,TCL華星正在優化中小尺寸產能結構,其定位于中尺寸IT和車載等業務的t9產線順利量產爬坡,已完成商顯、顯示器、筆電等產品頭部品牌客戶導入,帶動公司中尺寸業務快速發展。
TCL科技在報告中稱:“目前大尺寸顯示產品價格維持上漲,中尺寸部分產品價格已開始觸底回升,小尺寸產品價格企穩。受益于行業趨勢向好及公司業務結構優化,公司有信心半導體顯示業務下半年實現經營顯著改善?!?/span>
半導體顯示、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是TCL科技的三大核心產業。自收購中環后,TCL科技在新能源光伏和半導體材料領域開辟了公司業務增長的第二賽道。
上半年,隨著光伏上游原材料及產業鏈各環節產能釋放,產品價格下行;但光伏發電經濟性提升,驅動終端裝機需求增長。報告期內,TCL中環(002129.SZ)實現營收349億元,同比增長10.1%,凈利潤48.4 億元,同比增長 50%。
截至8月29日收盤,TCL科技(000100.SZ)股價報3.94元/股,最新市值740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