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據新華社報道,8月28日,《國務院關于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報告》在提到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安排時首先指出,要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
具體來說有四點,一是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合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全面提升資金支付效率,推動各項財稅政策盡早落地見效。
二是,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資金力爭在10月底前使用完畢,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引導帶動社會投資。加強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和投后管理。
三是,落實好相關稅費支持政策。
四是,加強財政、貨幣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更好發揮協同效應。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151623億元,支出進度為55.1%。根據長江證券的統計,今年前7個月財政支出進度比過去五年同期平均水平56.5%低1.4個百分點。因此,《報告》也表示,下半年財政加力首先是提速。
專項債方面,財政部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1-7月,全國發行新增專項債券24971億元,發行進度為66%,明顯落后于2022年同期的94.6%。按照全年限額3.8萬億元算,8-9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量將達到1.3萬億元。
Wind數據顯示,8月以來,新增專項債發行174只,發行額達4767.38億元,已是7月份整月規模(1963億元)的兩倍多。
除了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下一步財政重點工作還包括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等四個方面。
針對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報告指出,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中央財政積極支持地方做好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督促地方統籌各類資金、資產、資源和各類支持性政策措施,緊盯市縣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優化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逐步緩釋債務風險。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強化定期監審評估,堅決查處新增隱性債務行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