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妤涵
在房地產進入新一輪周期后,部分企業都面臨融資難、銷售難等問題,不再追求規模化發展、戰略收縮、拿地更加謹慎成為行業常態,但與此同時,依然有一些企業仍能保持穩健,甚至逆勢增長。
8月28日,中國海外發展(下稱“中海地產”)召開2023中期業績會。2023年上半年,中海地產銷售合約額增長30%,達到1801.8億元;相應已售樓面面積為804萬平方米,同比上升28.3%。
收入和盈利方面,中海地產上半年實現營收891.6億元,歸屬股東凈利潤134.9億元,核心歸屬股東凈利潤138.2億元,這一盈利規模在當前已發布業績的房企中位居第一。同時,中海地產歸屬股東核心凈利潤率為15.5%,這個指標也繼續保持在行業最高區間。
今年3月,在中海地產2022年業績會現場,董事局主席顏建國曾定下了“銷售額增長20%”的銷售目標。
照此計算,半年過后,中海已按期完成銷售目標。另據克而瑞統計,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的權益銷售排名位居行業第一。
顏建國在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全年銷售與利潤穩中有升的目標維持不變,戰勝市場的信心源自于充足的貨量、布局于核心城市的貨量結構優勢,還有財務資金優勢、融資成本優勢、成本費用優勢等。”
積極投資
在全國新房成交下滑的背景下,中海地產的銷售額能夠“跑贏大市”,主要得益于長期以來,其都堅持聚焦主流城市、主流地段的投資布局。
今年上半年,在土地市場上,中海地產表現十分活躍,參與了核心城市的多場土拍。最終在11個城市新增土地16宗,總購地金額人民幣414.3億元,新增總貨值人民幣717.0億元。其中,中海地產(不含中海宏洋)新增土地儲備13宗,購地金額378.8億元,相當于去年全年投資額44%,新增貨值641.8億元,新增總樓面面積為190萬平方米。
據克而瑞數據統計,中海地產今年新增土地投入位列行業第三。僅在今年6月一個月,中海就以324.37億元拿下了9塊地。
6月的最后一天,中海以208.89億元在3個熱門城市接連摘得3幅地塊,包括深圳的深圳灣超總地塊,總價125.32億元、溢價15%;廈門大唐中心地塊,總價63.2億元、溢價14.91%;合肥包河地塊,總價20.37億元,溢價率14.86%。
這些土地儲備資源,讓中海的管理層對未來業績增長保有信心。
中海地產行政總裁張智超在業績會上表示,從上半年跟蹤的重點城市供地計劃來看,上半年供地量大概占全年供地量36%,熱點城市、地塊競爭激烈,而從 7、8 月份的市場情況來看,土地市場表現更加理性、平穩,所以預測下半年的投資機會應該會更好。
據透露,中海目前有6100億元可售貨量,80%位于一線和強二線城市,其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杭州等城市近期都有新的項目入市,下半年上海預計貢獻合約額400億,北京預計貢獻合約額超300億,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海地產的土地總儲備已達到6096萬平方米,其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新增貨值在中海新增貨值中占比44.7%。
中海地產在核心市場占有率也進一步提升,在33個城市市占率躋身前三,較2022年度增加3個。其中,重倉的北京市場,上半年合約銷售額359億元,市占率繼續保持第一。
在收并購和城市更新方面,中海上半年在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的更新項目,北京中信城、上海建國東路項目推進順利,上周中海還收購了有關公司廣州亞運城項目的股權。
“高能級城市往往在經濟、人口、產業、居民消費能力等方面強于低能級城市,而這些指標就是房企投資拿地的先導指標。因為城市基本面好,才會孕育更多的市場需求。”同策研究院資深分析師肖云祥曾表示。
當前,房地產市場依然處于調整過程中,利好與利空因素交織,形勢錯綜復雜,城市分化與區域分化加劇,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二線城市抵御周期波動的能量會相對更強,需求更大、去化更快、競爭更強,但同時也意味著可以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
張智超表示,中海始終聚焦一線、強二線,當前經濟環境下,改善型需求會更加強勁,未來或成為住房市場的主力。
財務穩健
中海地產始終堅持穩健審慎的財務策略,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階段,是依然能維保持“綠檔”的房企之一。
截至6月末,中海地產資產負債率為58.3%,全口徑凈借貸比率為 37.7%,負債率處于行業最低區間,總借貸為人民幣2515.5億元,凈借貸比率維持于37.7%的行業低水平。
與此同時,中海地產在手現金人民幣1142億元,占總資產的12.4%,在手現金占總資產的比重長期保持在10%以上。
在目前國際評級機構與大部分房企分道揚鑣之際,中海地產仍保持著全部投資級的評級。惠譽、穆迪、標普三大評級機構均給予中海地產行業領先的信用評級,其中惠譽A-穩定、穆迪Baa1 穩定、標普BBB+穩定。2023年上半年,中海地產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為3.54%,融資成本保持行業最低區間。
另一邊,中海地產的商業項目入市也進入加速期,上半年實現收入人民幣29.5億元,同比增長11.3%,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運營收入。
2021年入市18個項目,2022年入市15個項目,今年上半年已入市項目10個,包括:3 座寫字樓、4 座購物中心、3棟長租公寓,新簽約管理外部商業物業22萬平方米,累計管理外部商業物業115萬平方米,預計下半年還有10個項目入市。
對于下半年的房地產行業形勢和發展,顏建國表示,我們對房地產市場長期向好保持信心,公司全年銷售與利潤穩中有升的目標維持不變。將加大核心城市的投資,積極主動捕捉收并購機會。公司有信心分享房地產下半場行業集中度提升的紅利。